画楼红袖倚吹箫

家乡区县: 苏州市吴江区

一条曾经清悠的小河,一条紧相伴随的小街,在它们上面已经流淌过一千多岁岁月月。当年曾经有过的繁华,早已被时光侵蚀,在风云际会、变更替代的梦幻中渐次消失。
山塘河和山塘街的终点,在姑苏城外虎丘山脚下;它的起点,就是苏州城阊门外的四水交会之处。河是白居易主持挖掘,从河里挖出来的泥土,堆成了堤岸,苏州人称这一条长长的堤岸为“白公堤”,这是一种荣誉,一种肯定,来自老百姓的。白堤,就是最初的山塘街。山塘街筑起来了,水上有莲荷,两岸种桃李,河中碧波泛起,涟漪微微,就像苏州MM脸上温柔的酒涡;岸边依依杨柳,就像昆曲中花旦舞动着的水袖。入夜,拱石桥洞上镶嵌的彩灯灼灼闪光,就像这条水街身上佩戴的宝石首饰,更显风姿卓约。
走在一片风景中的白老先生诗意盎然: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
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
菱荷生欲遍,桃李种乃新。
好住堤湖上,长留一道春。
他的话一一应验。
三百年后,苏东坡沿山塘河抵虎丘,大发“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感慨。
八百年后,山塘河里的花船真的载来了丽人秋香,仅仅掩口三笑,就惹得唐解元奋不顾身地追随前往。
九百年后,苏州弹词《玉蜻蜓》中,青年金贵升与小尼姑志贞的爱情故事,就是在山塘街法华庵里开始的。
一千年后,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这一带已成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一千一百年后,画舫轻荡,丝竹声声,状元公洪钧与名姬赛金花相遇,再次演绎了一折才子爱美人的风流故事。
……
如今,这里依然是波涌长堤,依然石桥垂柳,推门看流水、抬眼望虎丘,我们踏寻的是同一片土地,历史却已越过千年!
资料上说半塘桥为山塘街的东西两段的分界点,我亲自走一趟后,觉得以门牌号420号为分界点比较合适。东段的繁华地段,包括商业街和集贸市场;西段较冷清,以民居为主,夹带着许多名胜和遗迹。
我是自东入口处进入山塘街的,沿着石板街缓步而行,一面尽情领略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一面用脚步仗量着现实与历史的距离,也像一尾小鱼,游向这条水街的历史深处……
东段的街不宽,大约在5至8米之间,各种商铺一家挨着一家,夹杂着全国各地的会馆,还有驳岸和戏台。我看到一位大妈级的红衣女在大戏台上放声高歌,我还看到了很多年未曾看到过的“西洋镜”,地方特色的小商品、小吃、工艺品琳琅满目。

回忆专用的大马甲(2015-06-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