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生中最美丽的年华;青春,是生命中最旺盛的季节。6月,在这个离别的日子里,宜宾学院的学生们用一部自编自导的微电影《木吉·他的变奏》,给毕业生们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6月19日,记者通过这部微电影,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
追求自由和艺术
《木吉·他的变奏》以主人翁木吉和几名大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经历为背景,讲述了当代大学生成长路上的青春印记。影片中,木吉等人经历了大学生活的潮起潮落。他们曾因彷徨和困惑错失太多,但他们勇于正视问题,敢于暴露缺点,最终谱写了一曲破茧成蝶的动人旋律。电影剧情丰富,画面唯美,中间穿插有大学学习、课余生活等元素,真实地描述了大学校园里的青春故事。
这部微电影的导演是宜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三学生李体鑫,他曾担任宜宾学院电视台学生台长,爱好广泛,思维灵敏。《木吉·他的变奏》乍一看会立即联想到乐器木吉他,但影片与乐器毫无关联,这也正是李体鑫的巧思所在。
“木吉是男主角的名字,‘他’字在电影中用红色来表现,片名这样设计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在大学里的变化与成长。”李体鑫说,男主人公的身上也有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影子。李体鑫追求自由,不喜欢受束缚,“拍摄这部微电影纯粹是因为自己喜欢干这事,兴趣和爱好让我坚持把它做完。”
懂得坚持和珍惜
成功背后都会有许多常人看不到的努力和付出。这部微电影虽然时长不到30分钟,但前期准备工作就花了好几个月。李体鑫找到同在学校电视台工作的朋友一起讨论剧本创作,从最初构思到最终定型,前后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经过前期的筹备,终于在2013年11月开机。
“拍摄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演员罢演,最后不得不换人,再从头到尾重新拍摄。”据了解,电影一共有9位主演,均来自不同的学院,因此在时间上不是很统一。尽管如此,李体鑫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这部作品。拍摄完成后,剪辑、后期、特效等工作几乎都是他一人完成。
在有拍摄微电影想法之前,李体鑫曾在一个影视公司实习,那段经历让他受益匪浅。“虽然只有短暂的50天,但是在那里,我接触到了平时用不到的设备,也算是开阔了眼界。”他很珍惜每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那次实习给拍摄带来许多灵感。”
谈起拍摄经历,李体鑫最感慨的是坚持。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李体鑫曾连续60多天待在学校机房里,每天花10个小时剪辑、制作特效,从40多G容量的硬盘中挑选背景音乐。
“那段时间在寝室几乎见不到他,晚上快关门了他才回来。”李体鑫的室友向宇说,因为对片子的要求很高,那段时间李体鑫压力非常大。“大学不是风景区,我们不能只为了到此一游”,这是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也是李体鑫想传达的一个观念。
学会成长和沉淀
“这部微电影比起之前的3部校园短剧,要拍得好许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总觉得看完之后心灵的震撼还不够。”虽然许多人对这部影片赞不绝口,但一位已经毕业的学姐这样对李体鑫说过。
“我知道自己身上还有许多不足,这部电影中还有许多东西没有表达出来,爆发力还不够。”李体鑫将于明年毕业,他想在大四的时候自导自演一部片子。他说:“想去学表演,但是不知道条件是否成熟,因为还得先养活自己,可能会先跟着剧组跑龙套,再一步步朝着梦想前进。”谈起对未来的想法,他的心态很平和,要求也不高。
“他就是帅气的外表下有着低调的内心,也许只有最亲近的人才最了解彼此。”向宇说,“就算别人都不理解他拍的东西,但我们能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