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奇才-张木欣

家乡区县: 云南省腾冲县

简介

张木欣(1881~1964),字荣庭,号木石居士,云南保山人,早年就读于王承谟门下,光绪二十四年(1898),去学从商。他经商有道、仗义疏财又有民族气节,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腾冲人

人物生平

张木欣将读书时省下的钱,购买了1支玉镯,售出后得利4倍,以此为资本,到蒲窝收放粮食、土产,两年得利600多元。

清光绪三十四年,张木欣至广州,在永贞商号当店员,并入1股。

他在广州6年,每日清早即起,刺探商情。使永贞号因此获取了大利,他也从中受益。

后来,他到香港创办富滇银行,接收了锡务宝华公司,设庄于南洋群岛。

民国3年,开办山东行、利源、长利行等商号,在转手德商存货中,获利40余万元。

宣统元年(1909),张在广州加入同盟会。

民国2年(1913),"二次革命"失败,他在香港为革命党人办理手续出洋。民国3年,孙中山派人到港筹款,他即汇给上海陈其美5000元。同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民国5年。为反袁称帝,孙中山从张木欣处支取7万余元,在香港奔走革命的钮永建、李根源、林虎等革命党人的一切费用,均由张木欣筹措,共支用20多万元,袁政府为此特发电给香港当局请予追究,使张木欣遭到拘留和检查。张木欣回上海后,又拨了7万元给宣传护法的《中华新报》。以后,海军宣布反袁,他预支给军费20万元。为支援反清反袁的革命运动,他共先后耗去存款40多万元。

民国7年,张木欣前往新加坡,通过入股集资,购买了价值20万元的500多英亩橡胶园;又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金价跌落的机会,购买黄金,至世界大战结束时售出,获利14万多元。此期间,因新加坡当事人擅自以12万元的廉价将胶园出售,使他遭受巨大损失。

民国8年,他集资50万元,成立信谊对德贸易有限公司,一度获利30余万元;后大部分物资在青岛被当局扣留,损失140多万元,他一笑了之。

民国16年,张移居北京,从收藏家中购买了数万件文物古籍。

民国20年,数万件文物古籍运回腾冲,在来凤山麓新建房屋,将这些古画、古玩、古籍陈设其中,定名木欣图书馆。

民国31年腾冲沦陷前,张离开腾冲,定居北京,曾任国际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

人物评价

张木欣(1881-1964),名荣庭,木欣为其字。他从小拜名师启蒙,成年后却弃学从商,曾富甲一方。他经商有道、仗义疏财又有民族气节,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腾冲人。

独闯南洋,经商有道,此奇一。张木欣早年从玉石生意中得到启发,后即走出家乡闯世界。1908年,到广州永贞商行入了一股,当了店员。他勤思慎行,一干6年。不仅使商行获得大利,自己也得到了经商的本领和本钱。1912年,云南官办富滇银行成立,他即自筹资金开办富滇银行香港分行。又接收锡务宝华公司,设庄于南洋,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上大展身手,是云南最早从事国际贸易的人。1914年,他连续开办山东行、利源行、长利行等商号,经营对外贸易。1918年他在新加坡集资入股收购了占地500英亩的橡胶园。1919年,又在香港成立信谊对德贸易公司,开展亚欧贸易。他在经营中,从不计一时一地之盈亏,凡事统筹兼顾,处之泰然,尽显行家风范。

支持革命,仗义疏财,此奇二。张木欣1909年就在广州加入了同盟会。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在香港为被袁世凯通缉的革命党人提供了很多帮助,并曾资助陈其美5千元。1914年,他加入中华革命党,资助孙中山7万元。1915年护国起义前夕,他在香港的住所实际上就是云南与各路反袁人士的联络处。吕志伊就是在这里和李烈钧、李根源,广西陆荣廷和江苏冯国璋的代表等草拟、商议了护国军的名称及起义檄文、对外照会等。李烈钧率护国第二军出征广西的军费20万元是张木欣垫支的。1917年,驻沪海军跟随孙中山南下,举起护法大旗,张木欣慷慨资助军费20万元。他对护国、护法作了贡献,却从不言功,谦和之至。

正气凛然,坚持民族气节,此奇三。张木欣1927年到北京。曾以巨资从北京一些收藏家手中购得一批珍贵文物古籍。1931年运回腾冲,兴建了"木欣图书馆"。他与腾冲名宿、老同盟会员谢树琼结为亲家,为两个外孙女取名文鸾、玉鸾,意在恢宏祖国及故乡文化。然而1942年5月10日,日军侵占了腾冲,"木欣图书馆"宅院成了侵腾日军的司令部。侵略者将这批文物古籍掠回本土,在日本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日本当局即派人到北平找到了张木欣。但他丝毫不为日本人的威胁利诱所动,笑言:此木欣非彼木欣也。在关键时刻,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浩然正气。

木欣图书馆主、同盟会员张木欣,不愧是腾冲地灵人杰,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生动写照。

蓝颜思雨(2015-06-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