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县份不能为了发展而忽略民生,就是要用抓发展的执着韧劲,超前谋划民生,实现发展和民生的齐头并进,否则,民生欠账就会更多,也就背离了发展为了民生这一根本。” 5月8日,记者走访内乡,亮丽的民生工程特别入眼,城乡居民和谐生活的幸福画卷扑面而来。随行的县委书记全新明深有感触地说起了发展与民生的“辩证观”。
培育绿色产业——
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增收是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只有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百姓的日子才能充实和幸福。这是内乡抓民生的第一要务。
近年来,内乡县在大打工业翻身仗,吸引5万多农民进企业务工增收的同时,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立足农业,着眼于培育“四个十万亩”(10万亩烟叶,10万亩干果,10万亩鲜果,10万亩茶叶)的农业支柱产业,让农民增收。
内乡农民有种烟的传统习惯,近年来,内乡把烟叶做为增收富民的一大支柱,采取“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的合作社服务模式,即育苗和烘烤实行工厂化管理,集中推行智能化集中育苗、为烟区农民提供高品质烟苗,集中实行智能化烟叶烘烤,确保烟叶烘烤质量,让烟农卖上好价钱。中间环节,从烟田机耕整理,膜下移栽到烟叶中后期管理,由政府实行“专业化”、“合同化”的全程生产服务。此外该县采取项目运作的形式,投入2亿多元,用于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化耕作水平的提升。去年,全县烟叶面积激增到10万亩,烟区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
内乡是个山区县,荒山荒坡面积大,如何既让荒山荒坡披上绿装,又让百姓“靠山吃山”?内乡提出了板块式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即以赤眉、赵店、大桥等适宜种植油桃、柑橘等鲜果的地方,发展10万亩鲜果基地,以余关、七里坪、马山等适宜种植干果的地方,发展10万亩以薄壳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以桃溪、乍曲、瓦亭等适宜种茶的地方,发展10万亩茶叶种植基地。该县制定优惠政策,创新发展模式,吸引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以“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农民合作开发荒山荒坡。该县目前已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7万余亩,以油桃为主的鲜果8万余亩,茶叶5万余亩,区域内农户年人均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