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扒肉 手扒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 顾名思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 是牧民们的家常便饭。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他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调好的佐料吃。根据牧民的习惯,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扒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的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扒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但应注意,如果在牧民家做客,不要自己动手随意选食。主人会视客人的年龄和地位,为客人选择不同部位的羊肉。老年人一般吃羊大腿,肉嫩好嚼;青年人吃羊肋巴骨和脖子肉;小孩啃羊小腿;女宾更受照顾,一般吃肥嫩的羊脯肉。
2、烤羊腿 烤羊腿是蒙古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烤羊腿是从烤全羊演变而来。相传,中国古代北方的狩猎和游牧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只的猎物和整羊进食,但是人们逐渐发现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后腿,便经常割下羊后腿烘烤。单独烘烤的羊后腿不但比烤整羊时间快,而且更加味道鲜美,食用方便,烤羊腿就逐渐代替了烤整羊。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羊腿烘烤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种配料和调味品,使其形、色、味、鲜集一体,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被人们赞为“眼未见其物,香味已扑鼻”。
3、涮锅子 “涮锅子”是风行内蒙古的一种食法,也称蒙古火锅。内蒙古草原无污染,水草丰美,温差大,所产绵羊肉鲜细嫩,无膻味,是涮锅子的上等原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