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第二中学是内蒙古自治区示范型普通高中、全国百强中学之一。该校位于赤峰市新城区玉龙大街西段,校园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另有9000平方米的对外开放的体育馆,曾多次成功举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级别体育赛事。[1]
赤峰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24年,由原赤峰二道街西段高小学堂改建,初名为热河省赤峰县立初级中学,是当时热河省地区的第一所中学;1951年被定为热河省重点中学;1956年热河省撤销,学校更名为赤峰第二中学;1963年被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重点中学;1969年赤峰市(县级)随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8年文革结束社会秩序恢复正常,该校被定为辽宁省重点中学;1979年昭乌达盟划归内蒙古;2002年该校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2011年恢复初中部招生,重新成为完全中学[1] 。
中文名赤峰市第二中学
外文名No.2 Middle School of Chifeng
简 称赤峰二中
校 训明德敏学,穷高极远
创办时间1924年8月1日
类 别地市级公立完全中学
现任校长关耀忠
知名校友鲍尔吉·原野,王珞丹,孔二狗,马伯庸,闫安,王逸伦
所属地区赤峰市
主要奖项赤峰市汉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
内蒙古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
自治区示范性高中
全国后勤管理先进校
目录
1历史沿革
2办学条件
▪ 硬件设施
▪ 办学规模
▪ 师资力量
3办学成果
▪ 学生成绩
▪ 学校荣誉
▪ 教师成绩
4文化传统
▪ 学校标识
▪ 校歌
▪ 社团活动
5现任领导
6知名校友
7历任校长
1历史沿革
编辑
赤峰市第二中学始建于中华民国十三年八月一日,即公元1924年8月1日,校名为热河省赤峰县立初级中学校。她是由原赤峰高等小学堂改建而成的。校址在赤峰二道街西段路北。
1933年,热河战役后赤峰沦陷成为伪满洲国的一部分
1934年,校名改为热河省立赤峰初级中学校。
1938年1月,校名改为热河省立国民高等学校,分兽医和农林两科。
1940年,设临时教员养成所,招收蒙生,分特修科和本科。
1944年春,改名国立赤峰师道学校,从国高中分出。
1945年8月,苏联进军东北,日本关东军投降,赤峰第一次解放,人民政府在原校址重建中学,校名定为赤峰中学。
1947年6月,赤峰从国民党统治中解放,冬季复课,设地方干部班、小学教师培训班、初中一年级和预备班。
1948年5月,曾迁往市郊八家村临时办学。
1949年2月,校名改为热河省立第一中学。
1950年5月,校名恢复为赤峰中学。
1951年末,定为热河省重点中学。
1955年,成为单纯的[三、三]制完全中学。
1956年,热河省撤销,原热河省的赤峰县、宁城县等6个旗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中学改名为赤峰第二中学。
1957年,校址迁入赤峰市园林路的旧址(该校址现为赤峰实验中学)。
1960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全区三所新学制试点校之一。
1963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定为全区第一批重点中学之一。
文革期间,先后改名为“赤峰市运输公司韶山中学”和“赤峰市第八人民子弟学校”。
1969年,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赤峰市第八人民子弟学校恢复赤峰市第二中学校名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恢复正常秩序,学校重新步入正轨。
1978年,赤峰市第二中学被定为辽宁省重点中学。
1979年,昭乌达盟划归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被内蒙古自治区定为全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
1983年,昭乌达盟改制为赤峰市,赤峰市第二中学相应定为市直属重点校。
1984年,遵上级指示,改为纯高中。
1986年,重新恢复完全中学。
2002年,取消初中部招生,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
2006年,整体迁入赤峰市新城区新校址。
2010年,开始分层教学。
2011年,恢复初中部招生,建立国际部。
2办学条件
编辑
硬件设施
赤峰市第二中学于2006年6月迁址赤峰市新城区,整个校园按照国家级示范中学的标准设计建设。设有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休闲区。学校有9000平方米的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场地,400米的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以及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体育馆,曾于2014年成功举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的部分赛事。[2] 学校内有现代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现代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学校另有藏书量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的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可供免费借阅[3] 。
办学规模
2014年,学校共有初高中6个年级共6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00余名,教职工263人[4] 。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赤峰市第二中学共有特级教师5名,国家级骨干教师5名,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5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2名,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6名,赤峰市级教学能手46名,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数占教师总数的20%。
校园风光(13张)
[5]
3办学成果
编辑
学生成绩
自2000年以来,学校共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了15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共有107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有7名学生荣获自治区、赤峰市的文、理科状元,在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科技发明比赛中获自治区一等奖以上达140余人次[1] 。
在2014年高考中,赤峰市第二中学成功蝉联自治区理科状元。普通理科一本上线率57.72%,二本上线率87%,三本上线率95.02%;普通文科一本上线率44.13%,二本上线率73.74%,三本上线率82.12%。
学校荣誉
赤峰市第二中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重点学校、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内蒙古自治区高中管理先进学校、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国家教育部学校教育信息中心远程教育培训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国家级实验区项目学校、赤峰市文明单位、赤峰市名学校、赤峰市首批教育科研实验基地[4] 。
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赤峰市平安建设活动示范学校”、“自治区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示范学校”、“第二十届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最佳组织奖”、“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优秀生源基地”、“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 。
教师成绩
2008年11月,王继才通知在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管理委员会年会上当选为全国第五届高中专业管理委员会理事(内蒙共2人)。
2008年11月,包春光、高连运两位同志,在中国教育学会后勤学术管理委员会上,荣获“全国后勤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2008年11月,王继才同志在全国中语会“校园文学与社团”课题组第十三届年会上活的“支持和关爱校园文学社团校长”荣誉称号。
2008年11月,李哲老师被全国中语会“校园文学与社团”课题组授予“百家校园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08年12月,李阁君同志参加了2008年度“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
4文化传统
编辑
学校标识
赤峰二中校徽[6]
赤峰市第二中学校训:明德敏学,穷高极远
校风:文明、勤勉、乐学、创新
教风:敬业、严谨、博学、爱生
学风:勤学、尊师、诚信、求索
校歌
未来星辰 王燃 词 任学杰 曲
奋进!我们千古玉龙的子孙
青春少年未来天空的星辰
这里的泥土见证栋梁的成长
这里的绿叶聆听激情的歌吟
我们开垦知识田野,我们付出学习艰辛
刻苦读书勤奋耕耘,是我们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心
奋进!我们红山文化的传人
青春少年未来世界的主人
美丽的校园升腾太阳的方阵
温馨的课堂演绎七彩的青春
我们同窗共度风雨,我们并肩创新求真
献身祖国报销人民,是我们永远的志向永远的心[7]
赤峰二中校歌
社团活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