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铜川市照金红色旅游名镇,一个普通的清晨,被周遭悦耳的鸟叫喊醒后,记者走出了宾馆,随即被清新的空气包围着;不远处,是雾霭中若隐若现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纪念碑,似乎述说了这片热土曾经的波澜壮阔。对照金红色旅游名镇的采访与体验,在这样惬意的氛围中开始了。
此前,对照金的了解,大都停留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薛家寨保卫战”这段烽火岁月中。但随着照金文化旅游的转型发展,照金的旅游色彩已更加丰富。
照金,自古人文荟萃,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的绿色海洋里隐藏着百余种野生中草药,隐藏着朴素唯物主义与书法线条的灵感,也隐藏着范宽《溪山行旅图》的实景。“药王”孙思邈、“书圣”柳公权、山水画家范宽等名家,都从照金的一草一木中汲取了艺术养分。尤其是《溪山行旅图》,这幅画现在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而据考证,《溪山行旅图》的创作原型,就是照金当地的丹霞山岳。照金也由此成为山水写生的朝圣之地。
此外,建于苻秦的大香山寺和建于隋代的皇家寺院神德寺,也为照金增加了更多的人文内涵。而占地面积60.81平方公里照金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则是陕西唯一的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园内的峰林、石柱、石峰、崖壁,多由白垩纪宜君砾岩和凤凰山砾岩构成,是南北方过度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公园沟溪纵横,山峦起伏,雄伟壮观,兼具“华山之险”与“南山之秀”。
正是这不可多的得的人文资源、绿色资源、红色资源,使照金的文化旅游产业更加丰满、更加精彩。
红军兵营旧址
陕西民间登顶珠峰第一人蒲伟在照金探寻徒步路线
牧场散客
从单一到多元
旅游方式的提质增效
“七一”前后,到照金旅游的人每天都达数千人,当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薛家寨更是成为人们接受传统教育、感受革命情怀的重要场所。
通往薛家寨崖顶的是一条近乎90度的陡险石阶,在嶙峋雄险的陡壁间“爬行”,总会被那惊心动魄的故事所感动。崖顶有五个天然石穴,分别是医疗站、指挥部、军械所、被服厂和仓库,脚蹬着当年游击队开凿的零星的“脚窝”,双手轻抚着当年扎下的护马桩,“薛家寨保卫战”的激烈场面如在耳边。
今年4月28日,由铜川市发起,甘肃省庆阳市,陕西省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组成的“陕甘边红色旅游联盟”在铜川成立。省旅游局副局长陈清亮认为,陕甘边红色旅游联盟的成立,对推进四市红色旅游乃至陕西、甘肃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红色旅游的兴盛,只是照金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支点。近年来,为了改变红色旅游“单腿走路”的格局,照金的户外游、自驾游、徒步游、写生游、避暑游、休闲游等多种旅游方式也迅速得到发展,逐步实现了从多个单一景点向规模化旅游带、旅游景区的转变、从浅度观光游向深度休闲体验游的转变。
陕西社科院旅游研究室主任张燕说,照金旅游产业的发力与提升,对铜川旅游的产业转型有突破性意义,就红色而言,其位于延安与西安中心地带,可以将延安、葛牌、西安甚至甘肃的红色旅游资源串珠成线,成体系的展示出来;就宗教资源而言,其可将历史上与普陀山齐名的大香山推向国内甚至国际旅游市场。此外,照金多彩的旅游新形象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使照金逐步成为西安的“前花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