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油糕

家乡区县: 扬州市邗江区

千层油糕是江苏省扬州市著名汉族小吃,以清肥慢长起酵法,绵软甜嫩,层次清晰。菱形块,芙蓉色,半透明,糕分64层,层层糖油相间,绵软而嫩,甜腻适口。是福建人高乃超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厨师在长期操作实践中,吸取了“千层馒头”的“其白如雪,揭之千层”的传统技艺,创制出绵软甜润的千层油糕,为扬州传统名点之一。
中文名千层油膏
主要食材上白面粉、生猪板油、甜红瓜丝
佐 料白砂糖、食碱、熟猪油
口 味软嫩、甜腻
目录
1简介
2原料
3制作方法
▪ 制作方法1
▪ 制作方法2
4特色
5各类油糕
▪ 烫面油糕
▪ 江米油糕
▪ 泡泡油糕
6相关知识
▪ 苹果天然酵种
▪ 油糕
7油糕趣闻
8扬州菜系
1简介
编辑

据传,扬州千层油糕系福建人高乃超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晚清年间,扬州可可居名厨高乃超在前人制糕的基础上,根据发酵的原理,首创了千层糕

呈菱形方块,芙蓉色,半透明,整块油糕共分64层,层层糖油相间,糕面布以红绿丝,观之清新悦目,食之绵软嫩甜。1983年,扬州特一级点心师董德安以此参加全国烹饪大赛,技惊四座,获全国最佳点心师称号。
2原料
编辑

上白面粉650克、酵种500克、生猪板油300克、白砂糖800克、甜红瓜丝35克 食碱5克  熟猪油150克。
3制作方法
编辑

制作方法1

制作:1.将猪板油去膜,切成8毫米见方的丁,用白砂糖(150克)拌匀,腌3天制成糖板油丁。
2.用沸水50克化开食碱,加入酵种,揉匀后摘成核桃大小的块。将
千层油糕
千层油糕
面粉(500克)放案板上,中间扒窝,一面徐徐倒入20℃左右的温水450克,一面将酵种块与面粉搋揉成生面筋状,当可拉成韧性较强的长条时,再揉成面团,静置10分钟左右。取面粉(50克)撒在案板上,放上面团,翻滚几下,待面团不粘手时,用擀面杖轻轻擀成长约2米、宽约33厘米、厚约3毫米的长方形面皮,边擀边撒面粉(100克),防止沾粘。然后在面皮上涂抹一层熟猪油,均匀地撒上白砂糖(650克),再铺上糖板油丁,然后自右向左卷叠成16层的长条形,用两手托起将其轻轻翻身,横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轻轻压一遍(防止擀时脱层),再用擀面杖自面团中心压向四边,边压边擀成长约1米、宽约27厘米的长方形,再将左右两端各折回一点压紧(以防止蒸时漏出糖油),对叠折回后,用擀面杖轻轻压成边长33厘米的正方形油糕坯(每折16层,共为64层)。
3.取直径约47厘米的蒸笼一只,垫上湿布,两手捧入糕坯并平糕面,均匀地撒上红瓜丝,盖上笼盖,置旺火沸水锅上蒸约45分钟,将千层油糕端出,倒竹席上晾凉,用刀修齐四边,切成相等的40块菱形糕。食时再上笼复蒸。产品特点:糕呈半透明状,色彩美观,绵软甜润,层次清晰。
制作方法2

制作:1、将大酵面对好碱,呈绿豆色,揉匀后盖上湿布。取350克面粉置案板上,中间扒一小塘。将对好碱的酵面摘成若干小面团,散放于面粉上。将350克温水分2~3次徐徐倒入面粉中,揉匀揉透后,摔打上劲。置于案板上,盖上湿布,饧10分钟。
千层油糕
千层油糕
2、在案板上撒上少许干面粉,将饧好的面团滚上粉,擀成2米长、40厘米宽的长方形面皮。
3、将熟猪油融化,均匀地涂在面皮上,再撒上白糖,抹均匀后再将糖板油丁均匀地铺在上面,从左向右将面皮卷起成筒状,卷紧,两头要一样齐。用擀面杖将圆筒压扁,再擀成长方形厚皮。将两头擀薄后向里叠成方角,再将两边向中线叠起,然后对折,叠成4层的正方形糕坯,用擀面杖压成40厘米见方的生坯。
4、用大笼1只,笼垫上刷上熟猪油,将生坯平放于笼内,再将红绿丝撒在糕面上铺匀,蒸约45分钟,当糕面膨起、触之不粘手时即可出笼。
5、将取出的糕晾凉,用快刀修齐四边,开成6根宽条,将第1条和第6条各切6块大小形状相同的菱形块,其余每条切成7块小菱形块。食时上笼蒸透,装盘上桌。
特点:色泽透明,绵软甜嫩,层次清晰。此点乃扬州名厨高乃超创于光绪年间,至今有百余年历史。它汲取了扬州千层馒头“其白如雪,揭之有千层”的传统技艺,是扬州点心的传统品种,与翡翠烧卖并称为“扬州双绝”。
制作关键:不能让面皮蘸上太多的干面粉,否则熟后会有影块。
4特色
编辑

面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维生素E。吃全麦食品是健康、减肥的新潮流。
中国名点,扬州名厨创于光绪年间,色泽透明,绵软甜嫩,层次清晰。传承了千层馒头的技艺并加以改进,采用清肥慢长的起酵方法,油、糖、面擀制分层均匀,避免过量粮油。千层油糕与翡翠烧卖并称面点中的“扬州双绝”。
5各类油糕
编辑

烫面油糕

步骤:用木棍捶成茸泥状,加面粉和化猪油揉匀成馅;沸水中慢慢加入面粉,充分搅制成熟为热水面团,起锅晾冷,加适量面粉揉匀,扯成50克一个的剂子;剂子压成面皮,包
烫面油糕
烫面油糕
入红糖馅心,搓成长8厘米、宽5厘米的条,压成牛舌形,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时起锅。风味:烫面油糕外酥内嫩,甜香爽口,价廉物美,为小吃佳品。该小吃应热吃,由于糖馅呈流动状,又称“活糖油糕”。备注:传统小吃,多作为早点使用,在川西地区有较大影响。
江米油糕

又叫软米油糕、糯米油糕,是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关中和陕南地区城乡均有,形状扁、圆、椭圆、长圆各异。江米油糕是由秦汉时的“金饼”演变而来;隋唐时称为“油浴饼”,除作为日常小吃上市外,还是中高级宴席上的点心。到宋元时期又称为“盏酪焦油”。《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述了制作方法;“以面调作稠糊,摊作厚煎饼。糊转,慢火。不可焦了,取出,入蜜和,为剂,擀为厚饼样,包熟馅子。印脱花样,深油炸黄色,或手按圆,炸之。”从中可见,油糕的制法与今日基本相同。现今,农历五月端阳节吃油糕、
江米油糕
江米油糕
棕子、绿豆糕,年年如此。油糕一般是用小麦粉制成的,而用江米面制作的油糕,风味则更胜一筹,既是方便的快餐食品,又是馈赠亲友和探望病人的礼品。烹调方法:烫、包、油炸, 味 型:香甜味、果甜味, 原 料:江米粉5.5kg,桂花100g,红丝100g,白糖2kg,核桃仁200g,面粉(蒸熟)400g,菜油5kg(实耗1.3kg)。制作工艺:1、烫面:将江米粉倒入盆里,用开水2—2.3kg浇入烫面,用擀杖搅匀,取出放案板上,揉成烫面团,再撒些江米面扑待用。2、拌馅:将桃仁、桂花、红丝切碎和白糖、熟面粉混合一起拌匀。3、炸制:取江米面适量放入左手上,拍成窝窝形,将馅1.5kg包入,收口封严。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略压,使一面有3个指痕。平底锅加油,烧至八成熟,将包好的油糕投入,炸至浮起呈金黄色时捞出即成。风味特点:色泽黄亮,香润粘甜,大小均匀,风味独特,老幼皆宜。继承创新:用此法还可制成江米五仁油糕、江米莲茸油糕、江米山楂油糕、江米鲜肉油糕、江米果肉油糕。
泡泡油糕

三原县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 “见风消”。1990年,获国家商业部优质食品“金鼎奖”。泡泡油糕其基本制作方法是:取清水放入锅内烧沸,加入猪油, 将面粉倒大锅内,用小火将油面搓拌成熟面团,出坤放在案上,晾凉,再加凉开水反复揉搓成软面团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
,即成烫面。白砂糖、黄桂酱、核桃仁、熟面粉等制成黄桂白糖馅。将烫面揪成面剂,用手拍成片,放大黄桂白糖馅,制成糕坯。经炸后,糕面出现薄如蝉翼、白如霜雪的一层泡,犹如繁花盛开,似乎见风即消,人口即化,松软绵润,芬芳醇香。西安饭庄和五一饭店的泡泡油糕,已上了“中华名小吃”的金榜。

joker大人(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