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白蒲

家乡区县: 江苏省如皋市

基本介绍  据清朝道光年间编纂的“白蒲镇志”记载,当时一屠氏人家,在白蒲北街开设了店号为“三香斋”的茶干店,屠氏所制茶干用料十分考究,如:精选大豆作原料,自制“三伏”酱油,选用天然名贵香料煮制等,工艺相当精细,前后二十多道工序,很有特色,美名“屠三香”被誉为白蒲一绝。

快速导航

目 录

茶干特色 获得荣誉 追溯历史 保健作用 誉满全球 制作方法

大事记

编辑本段-->

光影集锦

编辑本段-->

图册集锦

花絮视频

1 茶干特色

白蒲茶干食用方法甚多,既可冷食凉拌,也可荤烩素炒,四季菜肴均可配用,别有风味。如选用水饺馅、春卷馅更加香味独特,从营养成份来看,该品内含优质植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对增补人体营养极为有利,是高血脂病、糖尿病、冠心病者常用的理想食品,同时白蒲茶干已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礼品,和外出旅游携带的方便食品。有的归国侨胞也慕名前来订购,带给外国亲友品尝。

2 获得荣誉

“三香斋”茶干真是越制越香,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多次受聘外出参展。先后荣获南通市优质产品奖,94年省食品博览会金奖,96年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南通市质量信得过单位,省质量信得过单位。2001年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2002年中国长寿文化节指定产品。

3 追溯历史

“三香斋”的来历: 据《如皋县志》记载,公元三九七年即隆安元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家已将白蒲置为 “蒲涛县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白蒲茶干”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一们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油饼粮行,京货店,水烟栈,各式菜馆,点心店 ,鱼行、茶馆等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乡老,小贩等都喜欢坐茶馆,闲谈生意经,山海经,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到康熙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即一六九六年),“屠三香”生产的茶干由于加工工艺精细,用料考究进嘴细软劲韧,美味可口,算得上色、香、味俱佳,茶干上模压店号,很有特色,被誉为白蒲一绝。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三香斋”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乾隆尝后甚悦,又听该店独家经营的介绍 ,便御笔写下“只此一家”的题字,赐予褒扬。屠氏得此御笔欢喜欲狂,并将“只此一家”制成金字匾额,悬于店堂,自得御笔“只此一家”,“三香斋”茶干驰名大江南北。嗣后“三香斋”茶干店,生意更加兴隆。

4 保健作用

白蒲茶干食用方法甚多,既可冷食凉拌,也可荤烩素炒,四季菜肴均可配用,别有风味。如选用水饺馅、春卷馅更加香味独特,从营养成份来看,该品内含优质植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对增补人体营养极为有利,是高血脂病、糖尿病、冠心病者常用的理想食品,同时白蒲茶干已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礼品,和外出旅游携带的方便食品。有的归国侨胞也慕名前来订购,带给外国亲友品尝。

5 誉满全球

“三香斋”茶干真是越制越香,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多次受聘外出参展。先后荣获南通市优质产品奖,1994年省食品博览会金奖,1996年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南通市质量信得过单位,省质量信得过单位。2001年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2002年中国长寿文化节指定产品。.

6 制作方法

白蒲茶干传统的制作方法: 白蒲茶干味美,主要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操作认真,一丝不苟。人们检看茶干质量,常将茶干对角相折,总不断裂,而芳香扑鼻,群众夸奖说:“进了三里墩,闻到茶干香”,可见其味香沁人。白蒲茶干传统的操作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浸豆、糙皮、磨豆、扯 浆、煮浆、点浆、包、榨、剥、煮、扎等,细说有二十一道工序。白蒲茶干传统的加工,不仅工序多,而且每道工序的技术性都较强,与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以煮浆来说,烧火要旺,煮得越快越好,如慢火烧,则易潮浆,对质量,产量都有不利影响。煮好的浆出灶入缸时,要坚持“过筛”这一道工序,将扯浆或套浆时从布眼中漏出的反渣去尽,提高豆浆的纯度,这样做:   (1)浆中的飞渣越少,生产出的茶干韧性越强。   (2)韧性强的茶干在煮制过程中破碎少,成品产量高。   (3)韧性强的茶干耐煮制吸味足,口味好。再拿煮制茶干来说,各种配料齐全,用料恰当,这也是保持名特产的重要环节。煮制的配料有白大川,元回、丁香、精盐、味精及自制的三伏酱油等,特别是自制的三伏酱油,要熬得浓,熬得香。此外,在选择黄豆豆种,浸豆的时间,气温季节的变化,煮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要领。

唯爱她(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