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景点--雷州博物馆

家乡区县: 湛江市雷州市

雷州市博物馆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城三元塔公园内,于1983年2月成立。1995年湛江市委、市政府命名该馆为湛江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雷州市委、市政府也命名该馆为雷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雷州市教育局定为德育教育基地,1996年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雷州市博物馆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城三元塔公园内。该馆于1983年2月成立。新馆于1986年7月建成开放。馆会为二层琉璃瓦盖顶仿古楼房,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原建筑面积850平方米,1999年扩建藏珍楼一座600平方米,现共有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全馆一间序言厅、七间展室,还有办公室、值班室、文物仓库等。

雷州博物馆旧馆址设在明代三元启秀塔畔,周围有亭台长廊,环境幽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馆门额“雷州市博物馆”六个大字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胡绳题写。该馆馆藏文物丰富多彩。共藏有陶瓷器、金银器、玉器、石刻、古书画、钱币等项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动物化石约3000件。经全国及本省著名专家鉴定,其中1级文物16件,2级101件,3级428件。这些文物中以当地古墓群、古遗址、古窑址出土的文物最具地方特色。新石器时期的石器,有在本市某楼岭、英典北等七个山岗遗址采集的石斧、石铸、石环、硕石、网坠等400多件,采集了许多夹沙陶片。说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已在雷州大地劳动生息。石器中有大型石铲一件,棱角对称,打磨光洁,可同《中国文物精华展》那把石铲相媲美。
雷州博物馆新馆于2009年落成并投入使用,位于雷州市雷城西湖大道南湖畔。新博物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设有“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石狗奇观”、“历代陶瓷”、“古今书画”及“纪念雷州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等专题展厅。  其中,历史沿革展厅内陈列了“雷州先民活动、海上丝路、雷城建置、流寓文化、天下清官、南国明珠”等。

从考古调查发现雷州唐代已有古窑址,宋元时期古窑址有50多处,许多村庄以窑命名如碗洋(雷州方言“窑”与“洋”同音)、旧洋、后洋等,生产相当兴旺。民窑产品常在古墓中出土。该馆收藏出土的青釉罐、瓷枕、瓷棺等共70多件。彩瓷罐、瓷枕造型优美,釉色晶莹。边饰绘弦纹、卷草纹、铜钱纹。设开光,内绘折枝莲花、菊花、风鸟、人物及书写吉祥语或诗词。构图多层,主次分明,线条流畅,有水墨画特点,富有乡土气息,具有宋代北方磁州窑的特点。揭彩俗称储红色彩,是釉下单色彩绘,在瓷器上最先使用,开创陶瓷与绘画结合的先河,为以后青花瓷、五彩瓷奠定基础。故宫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世时给予高度评价。省博物馆老专家宋良壁、曾广亿等都著文价绍。有4件由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展出,有18件参加《广东五代至清文物展》在香港中文大学展览馆展出。有3件收入《中国陶瓷图录·广东分册》。这些青釉揭彩瓷器是研究广东彩瓷历史和磁州窑系在全国传播的重要实物资料。馆藏的其他陶器,也有不少精器。如元墓出土的刻像砖29块,刊登于全国性杂志《考古学集刊》,这批明器反映了我国南方一带的习俗。明代青花宝柞纹盘曾在香港展出。收集的流散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年的彩陶器;汉代陶罐;明清青花瓷器也有不少珍器。

雷州市博物馆环境优美,展览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雅俗共赏。它是雷州历史文明的缩影,是雷州市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窗口。凡有贵宾到雷州,领导必陪同前来参观。中小学校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第二课堂。1995年湛江市委、市政府命名该馆为湛江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雷州市委、市政府也命名该馆为雷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雷州市教育局定为德育教育基地,1996年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物馆自1986年开馆以来,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8万人次。国内外不少名人政要前来参观,计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院院长胡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韩天石,原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王慎之,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省长梁灵光、副省长王屏山、罗范群、曾走石,原省政协主席吴南生,现广东省委副书记黄华华;专家学者有国家建设部老专家郑孝经,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全国书协代主席沈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刘炳森、王学仲、诗人邹获帆等;海外有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库瑞西,新加坡国防部长、文化部长潘宏厚,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加藤摸二,美国芝加哥博物馆何翠媚博士等。他们都题词留念,给予很高的评价。博物馆受各界好评,连年被评为县、市、省的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被誉为岭南文博一枝花。

@三半人(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