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思维方式

家乡区县: 东莞市

所谓“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根本分界线在于:穷人,或者说普通人,是手里有多少资源,才敢做多大的事情。富人,是脑子里先想到要做一件什么事情,目标定下了之后才开始考虑要怎样筹措资源。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穷人”绝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所谓主观能动性也是天赋的一种,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很难学会。把这些人赤手空拳扔到任何陌生地方,过几年一样会再次发迹。
1:目标与资源

富人思维把“目标”和“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倒转了过来,使得他们不会被一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门槛给限制住。因为有这种思维,所以没有什么拦的住他们做一件事:没人可以请,没钱可以借,不懂可以外包,限制可以规避,敌人可以和好,对手可以买通。

总之一句话,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2:永远不要觉得“还不够”

穷人思维的人永远觉得自己的积累“还不够”,时机“还未到”,方法“还需研究”,经验“再要学习”,到底要满足多少条件才能做一件事?说实话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反正条件永远没有凑齐的时候。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这么来的。什么东西都能成为拦住做一件事的理由,他们眼里的世界到处是红线。

尤其是一些读了点书的,往往还沉迷于虚无缥缈的“自我提升”,觉得只要自己不断练级升级,这也强那也强,总有一天世界会跪在自己面前。忙活到了最后连自己都忘了做这些是为了什么目的。如果“目的性太强”是贬义,“缺乏目的性”就是另一个极端,可谓勤奋的糊涂蛋。 这类人你在任何时候去找他,他永远处在“为做某事在准备”的状态中,;而富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正在做某事”的状态中,至于会遇到的问题,边做边想办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办法总会有的。
3:倒置思维

与之相对的,富人那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倒置思维,其副产品就是极强的行动力。他们可以把一个“目标”拆成10个“条件”,然后这10个条件每个都可以当成一个新的目标,继续往下拆,最后越拆越细,越容易落实,顺着这张清晰的脉络你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计划进行到哪一步,节点在哪,甚至可以看出哪里有捷径,可以用替代路径直达目标,许多看似毫无抓手的难题往往就是这么解决的。

而且对富人来说,既然要筹措资源,那只要能有利于实现目标,哪怕先要花下成本,许下诺言,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借力”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所以总是以很小的资源撬动很大的资源,让更多本不属于自己的钱为自己所用,让更多其他人为自己服务,这便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冼冰(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