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龟致富的沙朗镇

家乡区县: 茂名市电白区

眼下,当你走在电白县沙琅镇尚唐村乡村公路时,随时可见一辆辆满载着养龟饲料的摩托车穿梭其间;放眼望去,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处处呈现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该村群众发自肺腑地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各级党政领导和龟鳖业协会带领我们走上养龟致富之路!”

沙琅镇是山区大镇,人多地少,单靠种植水稻和其它农作物,经济效益并不高,农民群众致富奔康建设新农村难度较大,其中尚唐村尤其突出,人口3018人,耕地面积只有1100多亩,人均不足四分地,群众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为了帮助广大农民早日走上致富路,沙琅镇委、镇政府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龟鳖市场供不应求,而本镇一些养龟户也获利不菲,镇委镇政府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广发动农民群众养龟致富奔康。尚唐村积极响应镇委镇政府号召,召开支部大会要求党员更新观念,带头示范做榜样,组织引导村民养龟,带领群众走上奔康致富路,同时,还请来有经验的养龟户传授技术和通过“一帮一”的形式帮扶村民发展养龟。现在该村养龟户有130多户,龟只总数达2.5万只,品种有三线闭壳金钱龟、黄喉拟水龟(石金钱龟),此外还有黄缘盒龟、美国小鳄鱼、眼斑龟、山瑞龟等,年产值将近3000?蛟司杖?660元。该村的养龟户都建起了新楼房,不少村民还买回了小汽车。

作为尚唐村第一个吃“螃蟹”的养龟专业户,现任沙琅镇龟鳖业协会会长的张增华感慨地说起了当年尝试养龟的甜酸苦辣。据张增华介绍,1995年的一天,他了解到广西有很多农民靠养龟走上了致富之路。于是,他四处“取经”,学习养龟技术,开始试养金钱龟、黄喉拟水龟。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他掌握了一套养龟技术并致力发展养龟业,将金钱龟等珍稀野生龟种进行人工饲养繁殖。当年他投资5000多元养龟第二年就收回同等的利润。尝到甜头后,张增华继续加大投资成本,去年,他再投资30多万元,兴建1000多平方的养殖场。如今他家里养殖各种龟只5000多只,其中金钱龟几十只,年收入60多万元,并建起了“金龟楼”和购买了“金龟车”。

村民们见张增华养龟获得了丰厚利润,也不再观望迟疑,纷纷登门求教。看着群众养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张增华也毫不保留地向各村各镇的群众传授养龟技术。在张增华的带动和帮助下,因养龟脱贫致富,过上美满日子的村民不断涌现:一位做了30多年的老村长,一直以来都是靠耕田种地养家糊口。在镇村领导的鼓励和张增华的帮助下,1999年他将仅有的一万元投资养龟后,不久便获得?晒鄣睦蟆5诙晁侄喾匠镒?万多元扩大养殖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身家”已达100万。还有一村民张某,1997年因做生意亏本弄得血本无归、负债累累。面对每天都挤在家里追债的债主,面对一日三餐都成问题的穷困生活,他的妻子也悄然离去。看着陷入困境的张某,张增华无偿借给他龟苗养殖,并多次上门指导养龟技术,在大家的帮助及他本人的努力下,张某生意越来越大,大步走上了奔康致富路……

在尚唐村的示范带动下,附近的村、镇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养起了龟,现在仅沙琅镇的养龟户就有680多户,养龟12万多只,其中三线闭壳金钱龟种龟2000多只,黄喉拟水龟种龟2.5万只,分别占全国同类种龟存量的40%和60%,年产值4250万元,成为全国养殖金龟第一镇。

面对养龟户不断增加,养殖规模和技术而又参差不平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整体养龟水平和规范市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去年,沙琅镇委、镇政府组织养龟户们成立了沙琅镇龟鳖业协会,不定期组织会员们进行培训和交流。目前,该协会已发展会员600多人。同时,沙琅镇委、镇政府还制订了以“龟”搭戏台,大唱“龟响曲”的“养好金龟建新楼,形成生态新城大养龟”,走养龟产业化发展新路子,富农奔康的养龟中远期规划。

由于规划得当,行业自律规范,沙琅的养龟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的良性发展,给予了当地群众丰厚的回报,同时也激发了周边乡镇群众的养龟热情。今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亲临该镇养龟专业户家中调研时,对该镇带领群众养龟创业致富表示赞赏,并要求该镇继续努力把养龟业做大做强,使更多的农户养龟致富奔康,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yingxueman22(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