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历史名人---张光斗
1912年5月生,张家港市鹿苑镇人。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水利水电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由清华大学公费留美。1936年获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获哈佛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并攻读博士。1937-1943年历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龙溪河水电工程处设计课长和襄渡河水电工程处主任。1943-1945年在美国坦河流域局和垦务局任工程师。1945-1949年任资源委员会全国水电工程总处设计组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1949年起历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曾兼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水电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水电部水利水电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黄河和长江两水利委员会技术顾问,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电工程学会顾问。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80年当选为墨西哥国家工程院国外院士,是美国加州大学国际哈斯奖获得者。先后负责修建我国第一批自建水电站,负责设计密云水库和渔子溪水电站,参加人民胜利渠、荆江分洪、丹江口工程、三门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二滩水电站、小浪底工程和三峡工程等的设计,帮助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在国内首创水工结构模型试验,提出腹拱坝新坝型,长期从事拱坝坝肩岩体稳定研究和大型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研究。著有《水工建筑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论文集。曾先后获中国院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他参加的葛洲坝工程设计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刘天华(1895——1932),系刘半农之胞弟,排行第二,字寿椿。1895年生于张家港市南沙镇马桥村殷家埭(原属江阴),自幼便具有丰富的音乐细胞,对音乐特别喜爱。由于父母早亡,家境贫困,他连中学都未能毕业,即于1911年去上海开明剧社从事音乐工作。 岂料天公无眼,不能成人之美,在到北京天桥搜集锣鼓经时,刘天华不幸染上猩红热,猝然离开了人世,终年仅38岁。一颗音坛的巨星过早地陨落了,这是我国音乐事业的一个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