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真正启动和长足发展需要现代文化心理、现代价值观念作支撑。也就是要完成由传统文化心理、传统价值观念向现代化的转型。不同时期的风俗显示了民众社会文化心理的运行特点。文化转型要立足传统原型,这就是“根”。社会风俗这个“根”从风尚、礼仪、习俗等层面透视出不同时期的人们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进行扬弃优化、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延续而创造,继承以发展。泰兴的民俗风情能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活水,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重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作用,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客观记载的各类风俗,是吕耕樵先生父子花数年工夫采自民间。有的民俗风情是泰兴独有的,有的则在其它地区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着。人们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为大众所自觉传承,现在还广泛存在,多数是健康的,但少数的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有的扭曲了伦理道德,有的则低俗愚昧。存在的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希望读者用分析的态度、扬弃的态度对待民俗风情。作者在本书创作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泰兴民俗风情的客观记录和描述,既有对民俗事象的具体描摹,又有主观感受的人文情怀,可以看出作者在文字和文风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但我认为,本书对泰兴民俗文化心态的分析研究显得分量不足。这样也好,没有文化的不读书,读书的总是有文化的。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泰兴的民俗风情还是让读者去体味、去研究、去取舍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