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故居

家乡区县: 淮安市淮安区

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幢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就是吴承恩故居。整个故居占地9876平方米,建筑面积1842平方米。故居布局分为四个院落,由门房、客房、轩厅、书斋等26间房屋和庭院及后花园??悟园组成,辅以回环曲幽的抱廊、假山、亭轩舫桥及竹木花卉,是一组体现明代风格的清雅秀丽,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建筑群。现在我们已到了吴承恩故居的正门。

正门上方匾额上“吴承恩故居”几个金黄色大字是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主席舒同所书。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苍翠的竹林。修竹丛丛,绿叶婆娑,摇曳生姿,给我们一种虚怀有节,幽雅恬淡之感。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扬州八怪画派郑板桥的几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吴承恩一生屡遭困顿,而不随波逐流,这一丛修竹不正是他傲岸不俗的风骨写照吗!

面对竹林还使我们想起一副古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吴承恩饱览诗书,博闻强记,学富五车,多才多艺,那么,他的家里是否真的藏有万卷诗书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客厅

这里是吴承恩故居的三间正厅。此客厅是吴家的主堂屋,是举行喜庆婚丧大典和接待至亲宾客活动的场所。

请大家抬头看上面这块棕底绿字“射阳簃”(y,书房)匾额,它是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的。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叫射阳簃?又为什么将此匾放在厅堂之上呢?淮安在西汉(公元前117年)最早设县时曾叫“射阳县”,古代名人多喜欢用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出生地为号,因此吴承恩也起号“射阳居士”。他的好友也是儿女亲家状元沈坤曾经赠给吴承恩一块匾额,上面就写着“射阳簃”。吴承恩非常喜爱,便把书斋“射阳簃”的匾额挂在正厅里,此匾额现已散失。

厅前廊柱上的楹联是:“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这副对联,是楚州区已故政协副主席玛继宗老先生所撰,它高度概括了吴承恩创作源流和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

倩倩家的毛毛(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