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只有700多人口的小山村,然而却拥有30多亩芒果,60多亩龙眼,50多亩荔枝,60多亩其他树林。村前村后绿色环抱,空气非常清新,置身其间,俨然进入一处“世外桃源”。
在村巷中徜徉,更是令人惊讶:140座楼房错落有致,硬底化村道四通八达,140盏路灯漂亮整齐……这就是雷州市客路镇邓宅寮村,一个风景如画、绿意盎然的地方,是革命老区村,也是湛江市卫生村、雷州市生态文明村。
树林茂密 水果飘香
到邓宅寮村采访,从沿途、村口、巷道再到房前屋后,随意走走,满眼看到的都是果树。
“尝尝吧,我们这里有的是水果,自家种的,没有喷农药。”邓宅寮村村民热情地招呼道。一粒粒滚圆的荔枝和龙眼果实成熟饱满,剥一个抛进嘴里,甘甜清香,令人陶醉不已。
村民们笑着说,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水果,其中芒果30多亩、龙眼60多亩、荔枝50多亩……一年四季可谓水果飘香,“我们吃得多了所以并不稀罕,只是用来招待客人的。”
在村西边,有一棵古榕树“独木成林”。当记者慕名而来欣赏这一景观时,看到古榕树早已被村民利用水泥围栏保护起来,有不少村民在此聚集纳凉和聊天。“我们早已把此处开辟为纳凉休闲的处所。”该村年逾7旬的村民邓国泰告诉记者,“这棵榕树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是邓氏祖先种植的。长期以来,我们都很注意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从来没有人舍得损伤树木的一枝一叶。”正是因为如此,村民生活的环境很宜居,村民普遍健康长寿。现在村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100多人,84岁以上的有20人。
据村民介绍,该村比较生态的一个景点是村西北处的一块60多亩的大树林。记者前往参观时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林,榕树盘根错节、千姿百态;塔松枝绿叶翠、蓬勃茂盛;桉树高大挺拔、高耸入云……此外,那如蛟龙盘绕露出地面的树根,附生着各种灌木,与古藤纵横交错,让人叹为观止。置身林中,犹如来到一处世外桃源。遮天蔽日的树林给整个村庄撑起了天然屏障,有如天然空调室般把夏日的高温驱走。“此林世世代代受到村民的保护,至今有9000多棵树。”据村干部邓文德介绍,“林中的‘赤兰’及‘山竹’等树木有的被人出价12万多元购买,但村民从来都舍不得售卖,树林已经成了我们村群众生态生活的一部分了。”
设施完善 助教奖学
邓宅寮村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除了其引以为傲的绿色生态环境之外,还有近几年积极推进生态村庄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也令人眼前大亮。
走进该村,只见清一色的楼房整齐划一,水泥村道四通八达,崭新的路灯笔直伫立……一股生态文明村庄的新气息扑面而来。据邓文德介绍,启动生态文明村建设后,该村借鉴外地成功村庄的先进经验,总投入300多万元,对村子进行了全方位规划,开展了村巷美化、村路拓宽绿化、路灯亮化等一系列工程,将村里原有的排污沟重新改造,使小山村面貌焕然一新。“多亏群众生活逐步红火,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如此之快。现在,全村建起楼房140座,安装路灯140盏,建设硬底化村道6公里,改造排污沟500米……下一步我们打算继续筹资推进休闲公园、灯光球场及文化楼等项目建设。”邓文德说。
谈到村群众生活为何越来越“红火”,邓文德告诉记者,群众积极开拓、增加经济收入是其中一个原因。此外,村庄重视教育、注重培养人才,是另一个原因。多年来,该村非常重视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在村里成立奖教、奖学基金会,专门用于助教奖学,使小山村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自1997年起至今,从村里走出的大学生已经有100多人,其中本科生50多名,这让该村群众倍感自豪。“我们村几乎每户家庭都有一名大学生了。”邓文德说,“这些大学生在外打工工资颇高,有40多人年薪达10多万元以上,有的年薪甚至达到100多万元。这些青年大学生是一些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