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热销:立足可穿戴市场的四种手段

家乡区县: 陕西省旬邑县

日前,IDC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显示,中国的小米以280万的出货量仅次于排名第一的Fitbit,位居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第二位。作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新军,这么快就在出货量上进入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全球第二的位置,确实让我们感到意外,再联想到之前可穿戴设备厂商Fitbit欲IPO而引发的众多关注,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哪类厂商可以或者说容易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的初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和立足之地。

从IDC的报告分析看,低端市场(意味着低价)目前仍是可穿戴设备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同是IDC的这份报告称,目前在可穿戴设备类40%的售价低于100美元,这也是为何顶级的五大厂商的总市场占比从去年一季度的2/3快速增长到本季度的3/4的重要原因。具体到小米,其智能手环(MiBand)的价格仅为15美元,应该是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价格最低的。其次就是前段时间被业内热捧的欲IPO的Fitbit。尽管业内因为其要IPO而大加分析和吹捧的Fitbit在可穿戴设备市场成功之道,但我们按照其IPO招股文件披露的数据计算(2014年营收为7.45亿美元,销量为1900万),Fitbit世实际销售的智能手环的ASP(平均价格)39美元左右,远低于IDC报告统计的59—250美元的价格。由此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排名前二名的厂商之所以与排名第三的出货量(仅为70万)拉开如此的差距,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超低的价格。

chaiyajie(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