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这里指的互联网,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手表、眼镜,等等。
二、时代沿革
1)Web1.0,门户时代。
典型特点是信息展示,基本上是一个单向的互动。从1997年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商业时代,到2002年这段时间,代表产品有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 互联网思维
2)Web2.0,搜索/社交时代。典型特点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双向的互动。方兴东创造了博客中国,开启了用户生成内容的时代,典型产品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
3)Web3.0,大互联时代。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由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端,在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将盛行,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
注意: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这些思维得以集中爆发。
三、互联网思维特点
1、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
2、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
3、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
4、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5、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自带了媒体属性。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就是极致性能 强大的情感诉求。
6、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组织一定是扁平化的。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协作、分享,组织内部也同样如此。
四、互联网思维理解误区
1、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互联网思维。
2、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
五、主要内容
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
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因为,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掌握了更多的产品、价格、品牌方面的信息。
简约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消费者的选择太多,选择时间太短,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而转移成本太低。简约思维要求我们专注,因为少即是多,而简约就是美。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时代,好产品自然会形成口碑传播。尖叫。
迭代思维,从小处着眼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其本质思想是"快"。以时间为导向,先把产品推出来,然后再逐渐完善,这就导致了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对互联网产品来说,其换代的成本相对来说是很低的。
流量思维,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流量的价值不必多言。
社会化思维,指企业要更深入、更及时的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与沟通,或对社会化的网络载体在生产、销售、渠道、传播等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对企业资产、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用户在网络上一般会产生信息、行为、关系三个层面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沉淀,有助于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海量用户和良好的数据资产将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
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主要包括了三个层面:一个是建立企业生态圈打造一个事业平台,一个是对于一些小企业而言要善于利用现有的公共资源平台,一个是对企业自身而言,要让企业成为员工的发展平台。
跨界思维,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纯物理经济与纯虚拟经济开始融合,很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互联网企业的触角已经无孔不入,零售、制造、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等。
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是对传统企业价值链的重新审视,体现在战略、业务和组织三个层面,以及供研产销的各个价值链条环节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