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一位经历高考过来的家长体会

家乡区县: 渭南市大荔县

转眼间,2015年高考再度降临。莘莘学子们,在经历12年的风雨历练、时间打磨、教化雕琢后,终将被放置在同一个熔炉里煅烧。这次煅烧,无论世人眼里如何评说,对于考生来说,绝对是一次综合知识的测试、应对能力的测试、心理素质的测试,甚至还有体力、耐力的测试。经过高考熔炉的学子们,无一不在这次煅烧中身心俱疲。如何应对高考,让考生们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就是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教师和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

考试期间家长们的心理煎熬绝对不亚于孩子们,他们的心尖尖受苦,许多家长都有一种欲替之而不能的心疼、懊恼。用一句土话来说,就是实实的骑磬的不行。骑磬归骑磬,首先,家长的心态要放好,你的心态将决定整个家庭的气氛。不要把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更不要一味追求好学校好成绩。此时,不要过分关注孩子,不要给孩子搞特殊化,平时咋样还咋样。陪孩子聊聊天,玩玩小游戏,聊天内容尽可以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胡侃,八卦新闻、花边趣事的瞎掰。在轻松的氛围中提起高考的话题,简单扼要的交代好注意事项就行了。总之把握一句话:解压、放松是关键,且莫给孩子精神加压。考试期间,适当迁就孩子的坏脾气,给孩子和脾气,当好出气筒。尽最大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

有人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于是就给孩子使劲灌输如何答题,如何蒙分数、猜作文题目,结果,弄得孩子压力剧增、疲惫不堪。其实,考试这几天,轻轻磨磨就好了,也许还有一点效果,否则,则会适得其反。这种临阵磨枪的做法,只适合我们这些老辈人混混职称考试,大考高考,还是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考试期间顺其自然。切莫胡塞硬灌,导致孩子“消化不良”。

家长们除了做好自己的心理管理外,还需要给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至于该怎样疏导,那就看你平时和孩子的亲近程度和孩子的性格等,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疏导方法。

我女儿高考那年,考试前一晚,我问孩子:“想不想疯一把?要不要去野外或者高处喊几声?” 孩子叫我和她K歌,于是,我们娘俩个就去了KTV小包间,扯开嗓子的吼歌。那一晚,我把孩子的歌声夸成了黄莺,把孩子夸成了一朵花。夸孩子,孩子体内的良性激素升高,自信心就加强了,此长彼消,孩子过分关注考试成绩的压力就减轻了。

减压疏导,关键是要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考试之前,我告诉孩子:“考试期间,把时间把握好,会答的答完,不会答就蒙,尽量不留空白。”“尽心尽力就好,成绩不重要,考出啥成绩就啥成绩,咱一本考不上有二本,二本考不上有三本,三本不行还有专科,再不抵还能补习嘛,反正你娘我挣钱哩,咱有口饭吃的,考上考不上都没多大关系。”

考试期间,要暗地里密切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根据情绪变化的原因适时地开导孩子。考试第一天,孩子情绪平稳,发挥正常,第二天理综考试结束,孩子脾气暴躁,精神萎靡,我不问都猜到,孩子的理综考砸了,没有发挥出自己平时的水平。于是,我连看都不看她一眼(不是不看,是不敢看),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话:“题难又不是难你一个,考不好大家都一个样,那有个啥嘛?屁大点的事,那么不经打?”后来,我偷偷的看孩子的脸色,发现她的眉头舒展了,脸上难得的露出了笑容,冲着我“嘿嘿嘿”的撒娇。
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还要做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安排。尽量按照孩子平时的作息时间进行,如果觉得睡不够,增加睡眠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否则,则会让孩子睡不着,或者睡多了,大脑思维和精力反倒不及平时。

考试期间的饮食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我个人觉得,还是平时怎样还怎样,只要把握一个原则: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吃熟食、忌生冷。早饭不要吃得太饱,以鸡蛋、豆浆、包子为宜。吃的过饱,人体血液就会过多的供应胃肠道,大脑就会相对供血减少,人也就会犯困。午饭尽早吃,保证孩子吃完饭之后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充分睡眠时间。晚饭和平时一个样就好。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利于睡眠。

咖啡能提神,有家长就建议给孩子考试期间喝咖啡。但是,如果孩子平时就喝咖啡,那就适当喝一些,和平时一样就好,晚饭后不要喝了。如果孩子平时不喝咖啡,就不要给孩子喝,否则,孩子会因为过度兴奋导致大脑很快缺氧,思维涣散,还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质量。

总之,为了孩子能够考出好成绩,家长们可谓绞尽脑汁、心力憔悴。但是,家长们切记要采取“内紧外松”的战略措施,内心要认真仔细的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做好孩子的饮食起居管理和心理疏导。外表上要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做到考试面前稳如泰山。本人不才,曾经陪同了诸多亲人的高考,特别是女儿的高考之后,颇有心得体会,特用拙笔写出来,以供大家探讨。或许会对考试的孩子们有用,也算对高考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最后,预祝莘莘学子们都考出好成绩。
大家好,请大家都来体会家长的艰辛与不易,关注最朴实的乡村文学http://www.wm23.cn/qiaozhiyong

乔智勇(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