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平镇大大小小的几十家餐馆中,惟有陈师傅一家推出乐平大包是正宗,而且在全国也只有一家,别无分店。乐平大包是三水一款传统点心,虽然它不再受宠,但是它代表的是三水乃至佛山的一种饮食文化,也承载着那一代人的回忆。
在以前, 叹“早茶”,就是小市民超然于尘世烦嚣之外的方法,只要叹上“一盅两件”,老百姓就感到生活的惬意。而乐平大包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推上了早点的舞台。历史的车轮总是无休止地向前滚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佛山人的早点是街边的油条、包子、豆浆等,大包在那个时代的早茶中风行一时,许多店铺也模仿推出大包,只是馅料不一样;而时至今日,“80后”、“90后”甚至新世纪年轻人的早餐,都已变成了牛奶、面包、小饼干之类,还有那日益多样化的洋快餐,乐平大包的“忠实粉丝”在渐渐地减少。尽管传统早茶的生命力仍在,但随着后来各式各样的点心不断出现,市民上茶楼可选择的“一盅二件”也多了。此外,上世纪80年代乐平大包风靡后,山寨大包开始充斥市场,也让不少人以为“卖大包”卖的都是乐平大包。邱志昌说,这些年来各种山寨大包层出不穷,充斥着三水的大酒楼和小吃店。但是都因为偷工减料和技术不精,得不到街坊的喜爱,这样的情况带来的后遗症是,渐渐地,乐平大包变得五花八门,也变得不再正宗了。
情怀终究变成历史,传统手艺的没落让人不禁黯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