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弘法寺

家乡区县: 深圳市宝安区

深圳弘法寺位始建于1985年7月1日,位于深圳仙湖植物园内,地处深圳市东郊--有深圳“绿色心肺”之称的梧桐山麓。是1949年建国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1990年8月31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弘法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公众开放。从此成为深圳地区香火最为鼎盛、规模影响最大的佛教寺庙。

新兴的弘法寺由于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因此,赵朴初及中国佛协其他领导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把弘法寺变成中国一流的佛教文化寺院,体现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窗口,并使之成为同海外佛教界联谊的纽带。
弘法寺的建立,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弘法寺破土动工。弘法寺不同于国内任何寺院(因文革损毁而维修或重建)、完完全全是一座新建寺院,同时,也是一九四九年建国后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当时,在深圳市有关部门的礼请下,著名高僧本焕大和尚亲率众弟子,为奠基仪式洒净说法。在完成大雄宝殿、藏经楼、天王殿工程后,因故停建。在赵朴初会长的关心和推动下,弘法寺顺利完工。从此,梵音绕梁,晨钟暮鼓响彻新刹。
一九九O年八月三十一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弘法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公众开放。从此成为深圳地区香火最为鼎盛、规模影响最大的佛教寺庙。

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重修寺院,当时大殿的24根柱子已换成

了两丈多高,精雕细刻的蟠龙石柱,足见其当时的辉煌,当时,大德高僧菊庵长老在此居住,度化出家和在家的四众弟子。
弘法寺历代重修,寺内现存大清咸丰十年(1850年)重修碑记,寺院鼎盛时期,殿前碑刻林立,明代铸造铁钟钟鸣宏厚,殿内藏经5000余册,古佛菩萨造像大小50余尊,艺术精湛,巧夺天工,吸引了四方的僧侣和游人前来拜佛观光。
主持昌明法师,14岁在山西五台山出家,拜东丹大喇嘛和上觉下顺法师为师,随师去西藏12年之久,昌明法师在佛学、禅学、经络学等方面体悟颇深,法师精通医学,针灸学,医术精湛,这些年来经法师医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法师深契佛理,于禅学颇有悟境,所到之处法缘殊胜,让聆教者受到莫大的法益。将修行落实于生活之中,启发了人们蒙昧已久迷茫的心灵。法师不仅在医学、佛学上通达,而且在书法、绘画上也有着很深的艺术成果。法师现任中国国际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哲学系研究生、河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安阳市佛教协会会长、林州市棋梧弘法寺住持。

pokming(2015-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