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传 马堃(公元?——1276),宕昌人,南宋名将马暨之兄,文武双全,智多谋足,曾任过六郡镇抚副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任咸淳府知府。( o6 ?5 Q" G& c' u# S# \9 a2 T7 c [ 成淳府衙设在四川忠州和万州之间的长江孤岛皇华城上。皇华城四面环江,方圆10余里,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是扼守长江的战略要地。马堃到任后和军师包申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加固城墙,屯积粮草,训练士卒,依靠乡民,把皇华城治理得坚如铁壁,固若金汤。 景炎元年(1276年)l0月,元“金吾上将军”、“开达万忠梁山等处招讨使”杨文安和降元的达州知州鲜汝忠率兵攻破万州天生城后,以降兵为先导,逆流而上,直取咸淳府。皇华城军民同仇敌忾,打退了元军的多次进攻。到了隆冬,长江水位下降,流速缓慢,杨文安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和鲜汝忠再次举兵进攻皇华城,宋兵奋勇抗敌,激战数日后退守城内,紧闭城门,待机破敌。元军占了滩头,在城外安营扎寨。 腊月下旬,杨文安向东、北门佯攻,鲜汝忠带兵趁月夜偷袭,他们高架云梯,爬过城墙,杀死守门士兵,打开城门,伏兵蜂拥而入,马堃、包申挥兵反击,激战中,包中等军民壮烈殉国。马至伤重被俘后,杨文安劝其投降,马堃大义凛然地说:“忠州自古以来,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我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赤胆忠心,保**民,岂能苟且偷生?”最后和南宋将士一将士英勇起义。
成败当时岂更论? 马暨,马堃之弟,宕昌人,南宋名将。生卒不详。咸淳中知钦州,后迁徒 邕州,抚百姓及治关隘皆有条理,军民乐业,边陲晏然。. Q6 ') m ~! n$ @# o 南宋灭亡后,马暨总督诸军镇守静江,元将阿里海牙率兵攻城未克,遂暗中遣使者奉书前来劝降,马暨义愤填膺,撕碎书信,杀死使者。阿里海牙恼羞成怒,又令士兵攻城,连攻三月不下,阿里海牙无法,又请元世祖忽必烈亲手写诏书给马暨,以高官厚禄诱降,马暨烧了诏书,杀了元世祖的使者,誓死不降。后阿里海牙切断静江水源,城内无水,军民恐慌,元军乘机攻破静江城,马暨率将士英勇奋战,最后以身殉国。
张锦(1423——1501),字桐,号松壑,今宕昌县阿坞乡麻界村人。明朝成化己丑科进士,历任刑部司官。任职期间,北京等地发生灾荒,百姓生活非常困难,张锦奉命前往赈济救灾,因廉洁奉公,万民免受饿馁之苦。当时朝中官吏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尤以方山(今江苏省南京市)、庆城(今黑龙江省庆安县)二王府为最,皇上命张锦调处二王府的矛盾,张锦秉公而断,使双方心悦诚服,重归于好。他因调解有功,被提升为大理寺右丞,后他又妥善处理了岷(岷州)襄(陇西)二府之纠纷,提升为大理寺左丞,并被推荐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紫剂等地,因尽职尽责,深得民望,又升为少司寇。后任刑部左侍郎。 张锦一生忠诚正直,为官清廉,不谋私利,爱民如子,临死时还念念不忘百姓的疾苦。张锦死后,朝廷赐给祭葬,并由康海、李东阳为张锦写了传文、墓志,以示表彰。
张潜,张锦之子,字用昭,号东谷,今宕昌县阿坞乡麻界村人,生卒不详。张潜从小聪颖过人,文才出众,擅长吟诗作文,人们把他和庆阳的李献吉、阳的张光世并称为“关中三才子”。明朝弘治年问,张潜考中进士,任为户、礼二部司员,后任广平(今河北)府知府。当时北京城里盗贼众多,搅的鸡犬不宁,张潜顺应民意,大力捕捉盗贼,使京城社会秩序大有好转。张潜还在辖地轻徭薄赋,施行仁政,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因政绫显著,后又升为山东布政使左参政。张潜一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廉洁从玫,爱护百姓,深得人民爱戴。
王继政(1834——?)字善亭,为人忠厚,勤奋好学,补廪生连考7次,仍未灰心,光绪八年(1882)中文举。原居岷州城,同治年间移居今宕昌县南河乡颠角寨,以耕田为业,闲时读书考古,采辑旧闻,写成一册,对古老的姓氏、职官、爵里、年月等都有记载,为光绪末年编修《岷州续志采访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