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人民会堂篇

家乡区县: 江门市新会区

    人民会堂一带,九十多年前,叫“县前头”,是新会的政治、文化中心。
1905 年,已在现游泳池一带建有“新会官立学堂”。1917 年,旅港同胞冯平山捐款六七万元,捐建“平山义塾”,后改为“平山小学”。1918 年,会城绅士筹白银 63 万元,建“合邑书院”,后改为县立中学,再改为新会一中。1928 年,冯平山再捐建“第一公共运动场” ( 现人民广齤场 ) 。1930 年,新会女子中学建在花园巷。学校虽多,但入学人少,1931 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五所 ( 包括女中 ) ,学生只有 975 人。
    还有两座建筑物,不知何时建:一座是监仓,设高墙、电网和铁线筋,可关两三百人,建在现盆趣园一带。还有一座叫“辞人亭”,建在动物园附近的北门城门口内。“辞人亭”是送丧暂停的地方,亲属在这里大哭一场后送上山,朋友邻居在这里鞠躬告别。大饥荒时,“辞人亭”里不时有人饿死在此,一两天还没有人收尸呢!
    时间转瞬即逝。 1954 年,党向民任新会县长,组织建好人民会堂后,便组织拆城门、拆监仓、拆辞人亭,整治河流,清理烂铲,继而建花园式的新会迎宾馆 ( 原名圭峰招待所 ) ,重修孔子庙,兴建游泳池、动物园、盆趣园、龙眼园,种植大树,整治环境。再加上全城的美化绿化,1958 年会城因此被评为全国美化绿化先进城镇。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竺可桢莅临新会参观,称会城是全国最美丽的县城。
当时,(新会)人民会堂的建设,轰动全省。后省委发文,号召全省每个县都要建一个人民会堂。
1958 年周总理视察新会,在人民会堂向 1000 多名县机关干部作了三个小时报告,时任省委书记的赵齤紫阳,也多次在人民会堂作重要讲话,朱德委员长还在人民会堂门口同 100 多名干部合影留念。人们都说,人民会堂是新会的“革齤命胜地”,也是有道理的。(原文摘录自《新会古今谈》)

刘银颂(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