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将领张炎

家乡区县: 湛江市遂溪县

张炎字光中,塘掇镇樟山村人,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出生于越南海防。民国初年随父归国,在村中读过私塾两三年,旋即到广州湾当工人。20年代初参加粤军。大革命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特务长、排长、营长等职。1931年任十九咱军旅长兼副师长,代理师长职务。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1931年2月30日,张炎接到十九路军总部命令,即率部开赴上海参加抗战,先后在吴淞、庙行战役中,浴血奋战,重创日军。

   1933年福建事变前夕,张炎接任国民党独立第四十九师师长。福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任第四军军长。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蒋介石曾委任他人为第七路军副总指挥。不久,他偕夫人郑坤廉出国考察欧美和苏联等国。

   1936年秋回国。"七·七"事变后,张炎回到广东,被任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年2月,在梅录成立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提出"抗战利益高于一切"和"保家卫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口号,与共产党合作,共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0月,接任广东省第十一区游击司令,深感力量不足,亲自往香港与共产党组织联系,要求帮助解决干部问题。廖承志等同志接受他的请求,由中共广东省东南特委派了一批干部到高州,帮助张炎开展抗日工作。1939年3月,张炎担任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致力整军武,励精图治,依靠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培养了一批军事、政治干部,真诚与共产党合作,使高州六属出现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张炎的爱国行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嫉妒,1940年6月被迫辞职。

黄彩凤(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