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雨如尘

家乡区县: 阳江市江城区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二十四个节气纷至沓来,没有哪一季的风景如此妙丽而隐约,明媚又淋漓。云幕雨帘,墨色天青。天空像有谁持一只素笔,将那山眉水眸拧出汁液来,在仿若砚台的廊桥舟船里描绘着唐诗宋词、水墨丹青。宣纸上走笔,江南如氤氲了水汽的梦境,书写着小桥流水的侬侬细语。

旧宅古木,明月清风,庭院几许深幽。你看,那墙角井沿、松洞岩缝里挣扎出几缕苔痕,几抹青色,是那么似曾相识,形同故人,在视线耳际之间碰出古老的钟声,几多情味,几番感慨。

杏花春雨中,走过一段绵长的雨季,甘霖湿透了草木、浸润了山川,濡染出江南女子藏而不露的清芬。上溯到时光的流里,自然风景与男女之爱洇墨一片,不免叫人想起一幕幕经典爱情。在雨中邂逅许仙,并与之同船共渡的白娘子;苏州桥上偶遇秋香,因佳人“三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唐伯虎;西泠桥上气韵飞度、分花拂柳的苏小小,正与阮郁公子对酒抚琴形影不离;在半塘,灵秀娇媚的董小宛偶遇落第的冒襄,一段早谢的爱情成就了一部《影梅庵忆语》。“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才子佳人何其痴,岁月流转,所有哀怨缠绵皆付之一叹,如这一帘雨,落地成珠泪,上阶成绿苔,闲抛在前庭后院,打湿今人追寻真情的足印。

有情饮水饱,冇情食饭饥。对于烟火人间来说,种种羁旅最终偏要与舌尖相连,时节、脚步、乡愁,自然的馈赠、时间的味道、文化的碰撞,都在一道道菜肴的制作里演化为视觉与味觉的诱惑,被纪录和传承下来,令人无限回味。土地的收成,三分靠人力劳作,七分靠老天造化,这遍地的庄稼,便要靠一场场梅雨来灌溉滋润。饱足的肠胃感受着天地馈赠,日升月落、春生秋收,和那角落里朵朵菌菇,片片茶尖,丛丛菜绿一齐,归于舌尖上与岁月共舞。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曰:“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节气,茶事不得不提。谷雨时节,雨量充沛,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芽肥叶硕、柔软翠绿,因而谷雨茶比明前茶更具醇厚的滋味和香气。细雨轻柔,不绝不休,有茶焉能无酒?一盏碧绿的梅子酒,温润在口,任凭回忆在心中潺潺流淌,不觉中已有些微醉意。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首《青玉案》情味备至,恰如其分描绘出此季的天象物候。古人深谙人情世故,却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夜深蛙鸣,烛芯渐残,约客久不来,多让人心焦。

雨如尘,把栏杆拍遍,人生起起落落,聚散两依,可尽付天青一雨中。

Angelazhimin(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