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因其花开于春寒料峭时,凌寒绽放,挺拔娇艳,幽香淡淡,素为国人推崇,并被赋予了铁骨冰心、节操凝重的人格力量,成为中华民族之象征。自古以来,历代文人骚客、丹青画师多喜与梅结缘,据其固有的自然特质而导入艺术境界,打通了自然、诗歌、绘画、哲学的界限,使之成为欣赏和审美的对象,成为了人格化的艺术形象。
梅花亦因此而成为中国画的重要传统题材之一,广受画家们的喜爱。
岭南画家陈慎昌,曾得国画大师关山月言传身教,故其画梅,以形绘神、以意传神、以心驭神,力图透过梅花洁白如玉、红艳似火的风姿和形态,来尽情展示梅花所蕴含的独特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并有机地将古代诗人赏梅、咏梅的诸般诗意融入画中,以画境传达诗情,以诗意提升画境,创作出一幅幅梅花佳作。
统观陈慎昌的梅花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对梅花的审美趋向上,有着自己的独到的理解,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往往注重意向的延伸,注重画面空间的拓展,善于营造整体氛围。画笔下的梅花,姿态万千,气息流畅,精气神融贯一体,这正是形到意到的表现。从而让形成为意的载体,意成为形的灵魂。有了这样的精气神,梅花的精神内蕴自然而然地便在在画面中流溢开来。使得他的梅花作品幅幅都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张力。画风古朴苍健、凝重华滋,构图宏阔,气势饱满,读之顿觉一股浓重的生命气息扑面而来。“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充分体现了画家追求的博大、旷远的艺术境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