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吃货》——如果你仅将其作为一本菜谱式的美食书去读,那也许会失望的。书里面的内容,尽管皆与吃有关,但又与吃无关,吃在这里成为一个载体、一种境界,甚至一种乐趣和享受。不想赘述吃货与不是吃货,吃与货,货与吃之间等等的辩证关系,我想说的是,这本名为《我不是吃货》的书,其内核实质述说的是一种围绕着吃的生活格调,甚至还不仅仅是格调,而是一种对生活的孜孜不倦的热爱与热忱的态度。我觉得这本书不适合正襟危坐地去阅读,其实它特别适合随意翻翻,在下午茶的时候,一边呷着英式的红茶,吃着香溢的点心,一边儿与密友聊着天,一边不时地瞄它几眼。或者在厨房里等一锅汤慢慢熬好的间歇,你在围裙上擦干手上的水渍,坐下来,一边看着冒热气的汤锅,一边微笑地看着书中与吃有关的那些考究的细节。又或者你在旅途中,火车还是飞机,窗外的风景飞速而过、你在云朵之上百无聊赖之际,此时你可以在膝头静静地摊着它,于是各式精致的图片和有独到见解的文字,会使你觉得时间并不无聊。
文僮不仅对吃有研究。她其实是一个把生活过成艺术的人。除了写作,她还擅长绘画,不论油画还是水彩,都颇有造诣,还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玩印章、画扇面,爱瓷器、品香、茶道、芭蕾,她还准备自己设计服装,养着一只名叫臭臭的小狗(现在似乎又多了一只蜗牛和小鸟以及各种流浪猫)。每天早晨花上半个小时准备早餐是她一天开始的最大乐趣,几案上的鲜花吐芬,现煮的咖啡香气氤氲,伸手想去拿一片新烤好的土司,准备涂抹果酱,可慢着,怎么,那片土司竟是她画的一幅可人的水彩小画……
文僮热衷于烘焙,可是她的手艺并非只一人独享。每周五,她都会准备一款蛋糕,用于第二天教会的慈善活动。于是这吃里,那诱人的果酱和芝士点缀的美味里,又多了善意和慈悲的温情。
乐观、风趣、可爱,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用热忱燃烧着自己,也感染和带动着周围,正如这本书,它最终使你感受到的,不只是与吃有关的回忆和畅想,而是能勾起你对生活细节喜爱的热度。你还会在书中看到,有一个名叫崔文僮的美丽女子,她在努力把生活过成艺术,她奉之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其实我们人人都可以去尝试,那种心态的从容与优雅,不仅仅会使你从美食中发现体味到乐趣与享受,更会使你格外感恩于生活对每个人的馈赠,也许就在你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改变,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