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是一座塞外古城,具有悠久历史,历为北方各民族杂居之地。 春秋时北为匈奴与东胡居住地,南部分属燕国、代国。秦时南部改属代郡、 上谷郡。汉时分属乌桓、匈奴、鲜卑。隋
时东为涿郡,西属雁门郡。唐时 多属河北道妫州、新州,少属河东道蔚州。北宋时为武州、蔚州、奉圣州、 归化州、儒州、妫州地。南宋时皆属辽。元属中书省上都路宣德府,西北 部置兴
和路(治今张北)。明为延庆州、保安州、云州、蔚州及万全都指挥 使司十二卫、所地。清时北属口北三厅(多伦诺尔厅、独石口厅、张家口 厅),南属宣化府(治今宣化)。民国二年(1913年)
属直隶省察哈尔特别区口 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察哈尔省,张家口为省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初设立张家口特别市。
张家口市是一座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北方名城,自古即为兵防重镇和进入蒙俄及东欧市场的陆路商埠。张家口的发源地是现位于桥西区的堡(bǔ)子里一带,这里的发展是张家口冬景(历
史与现实相融合)整个张家口逐步繁荣的历史见证。而张家口名称的由来也和这里有密切的关系。堡子里(亦称下堡),明代时属京师宣府镇(现宣化区(县)),为万全右卫地。宣德四年(
公元1429年),指挥使张文始筑城堡,名张家堡。张家堡高三丈三尺,方四里十三步,东南各开一门,东曰“永镇门”,南曰“承恩门”。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
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蒙古人和布里亚特人称之为“卡尔干”(Kalgan)。张家口曾名张垣。张家口在1928年国民政府击败北洋军阀后改称张
垣,解放后恢复原名。
1952年12月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察南、察北两专区合并后称张家口专区,划归河北省,张家口市为河北省直辖,并为专 区治所。1958年5月张家口市改属张家口专区。1959年5月撤销张家口专
区, 所辖各县划归张家口市。1961年5月复置张家口专区,张家口市及所属各县 隶属之。1967年12月,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辖张家口市,县属不变。1983年11月,张家口市改为河北
省直辖市。1993年7月1日,张家口地、 市合并,称张家口市。
随着共和国不断走向文明、繁荣和富强,古老的张垣大地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巨变。勤劳的张家口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艰苦创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建设美好家园。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把昔日经济基础薄弱,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既贫穷又落后的张家口建设成为了一个国民经济具有一定规模,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的新张家口。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开放方针,坚定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焕发出勃勃生计,并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