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古镇

家乡区县: 渭南市临渭区

  孝义古镇,一座美丽的城池,一座千年古镇。

  它位于沙苑西陲,渭河之滨的渭、华、同交界之处,素有“鸡叫一声听三县”之称。远在宋代,这里就是一个村落,叫做“仇村”。以一个池塘为界,东曰东仇村,西曰西仇村。明清之际,造围建城,合为一镇,隶属孝义里。

 它昌盛于清代中叶,繁荣于清末民初。 古镇孝义是一个水运要津,集散重地。东来的三晋煤、盐,西来的巴蜀烟、茶,江南的海鲜,渭北的粮、棉、桃、杏,土产山货,均集于南面码头上。渭河上,千蓬百帆,来去如梭,一派繁忙景象。

 古镇,林木葱郁,人烟稠密。东去三里是远近浓荫覆盖下的“十里多村”,像一条修长的绿色巨蟒横亘在渭河北岸。它的背后,满目沙丘,蜿蜒起伏,不见尽头。这里出产红枣、针金菜、莲藕、鱼虾。孝义特产,液甜味香、肉软而酥的“离核甜桃”就出在这里。

 沙苑,空旷多风。大风起处,沙雾蒙蒙,遮天蔽日,双目难睁。及至到了林木葱郁的古镇,风势顿减,出现了一片清新景象。河滩岸边,更是千里绿洲,资源丰富。近邻郭家滩的郭老六,就地取材,护林伐木,遂以致富。

  清末民初的孝义城池,是同治己巳年在旧址上重建的,青砖砌就。城垣高约三丈,上宽丈五,周长八华里。城门上箭楼高耸,狼牙高琢,宏伟壮观。四座城门额上有题辞,曰:“东道迎辉”、“西山挹爽”、“南极星朗”、“北斗垣明”。字迹刚劲浑厚,是古镇书法家赵绍楷的墨迹。城墙上,三步一垛,百垛一阁。城外拦马墙下有护城壕,宽五丈,深三丈,蓄水绕城。 进了城门,就是宽敞的东西大街,灰白色石条铺就的路面,整整齐齐。自大街通向两侧,有四条大巷:严家巷、赵家巷、乔家巷、王家巷。巷有巷门,如城门建制。荒乱年月,午夜关闭,街巷不通。

  古镇中部临街有石塘,曰“天泉”,俗称涝池。 池呈长方形,深五丈,近两亩水面。周长42丈,一色灰白石料砌就。池壁自基础计25层,12层碌碡,12层石条。露出地面部分,五尺一栏,由花色斑斓的石壁围定,不施一铁。北壁石栏下有通道两个,伸向东西大街。整个建筑显得严整、纯朴、精美、大方。

  盛夏天旱,涝池就成了人们游泳的胜地。水浅池露,妇女漂物其间。待至夜深人静,蛙声阵阵,或清脆、或浑厚、或高歌、或低吟,此起彼伏,令人陶醉。

  多雨季节,街巷水溢,汇集涝池,池满水溢,则顺中街、经南巷、过城下水门,流入护城壕。大雨一过,巷无泥泞,街如水洗。即使百日雨涝,亦可无灾。涝池如此精工多惠,无怪古镇居民,十分珍视,有如拱璧。

高颖婧(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