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气候特征

家乡区县: 昆明市盘龙区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交通枢纽、通信核心及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昆明机场是中国五大国际航空港之一,有飞往仰光、曼谷、新加坡等的6条国际航线、通往香港的一条地区航线及通往海内各大中城市的约40 条航线,以及省内的7条航线。现有昆明至成都、昆明至贵阳、昆明至河口等12条铁路干支线,还有昆明至 南宁,以及省内的宽大铁路、昆玉铁路等。昆明的公路四通八达,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内各地跟邻省邻国。
昆明气候特征:
气候情形:
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据建国以来的气候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 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夸奖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点:
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拥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茂盛,日温变化大
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阴沉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但日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出产易受干旱要挟,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收获。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
夏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雨云天气,水分充分,泥土潮湿,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因而,盛夏节令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到达22℃的夏季尺度外,其余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秋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

秋季降温快,天色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普通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冬季每月晴天均匀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外,全市大多数地区有两个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气温小于10℃),有时呈现阴冷气候,霜冻或降雪,重大时能导致小春作物灾祸。
5.干、湿季清楚
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显著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4月与5月,10月与11月降水质变化很大,5月份的降水量要比4月份多2、3倍,10月份的降水量要比11月份多1倍以上
昆明夏无酷暑、冬无酷寒的宜人气候,很早就引起人们的留神。晋朝郭义恭、明代李元阳、冯时可等人,在他们的诗文中都记录、描写过昆明“春”的特色,但并不直接把昆明称作“春城”。唐人诗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之句,但这首诗里的“春城”是指唐代春天的长安都城,与昆明无关。那么,到底是谁最早把昆明称为“春城”?咱们说,可能提出昆明雅称“春城”,又得到世人认可的,首先必需广闻博见,对我国各地风物,特殊是云熏风物有较深的休会和意识;其次,要对中原文明和云南民族文化有较高成就,在学术上有丰富成果和较高权威,所创作诗词歌赋普遍流传。他,便是明代著名的状元,在云南传布中原文化,著述丰盛的学者、诗人杨慎.升庵诗歌中,直接雅称昆明为“春城”的,粗略翻阅便有《春望三绝》:“春城风物近元宵,柳亚帘栊花覆桥„„”;《席上漫兴重赠罗果齐》:“君侯载酒过春城,画戟幽香绛烛明„„”《春望》诗,写的是昆明地区元宵节前的风物和风俗。这是由于,在《春望》另一首中,有“唱到梁州乡思多”句,梁州,古昆明地,听到梁州曲而怀念家乡,知为滇中所作,故“春城风物近元宵”句中的“春城”,当指的是昆明。《席上》,是升庵暮年居住昆明高?时作的,时任嵩明太守的罗果齐,到升庵居留地高?探访他。从地理地位看,由嵩明县城至高?,昆明是必经之地,因此“君侯载酒过春城”句中的“春城”,正指的是昆明。这首诗创作时光,约在1547年至1552年之间。由此我们能够说,直接用“春城”指称昆明,是升庵450多年前便提出的,升庵是雅称昆明为“春城”的第一人。
升庵是明代的大诗人和学者,以其阅历、学识和才干,在作品中多处刻画、吟咏漂亮多彩的云南、昆明,并且使“春城”的雅称随其诗词广为传播,为众人所接收,应当是很天然的事。
冬季北边吹来的西伯利亚寒气流被横断山脉挡了而印度北部大陆暖气流吹

来所以不冷
夏季有孟加拉湾和北部湾的暖湿气流吹来所以不热
加上滇池的调节
自然春城!
昆明成为春城的原因
昆明座落于北纬25°01’,东经102°41’,海拔1891米,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春城。这里群山围绕阳光亮媚,叶绿四射,花开不败。有“姹紫嫣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昆明年平均气温14.6℃, 1月平均气温7.6℃, 7月平均气温19.7℃。全年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天数有300天。而其余天数日平均气温也濒临10℃~22℃。年平均降水量为1007毫米,属于我国的潮湿地区。(昆明全年气平和降水的散布见下表)。昆明之所以成为春城的原因是:

一、冬季不冷,得益于西方干暖气流的把持和高原地形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滞。
冬季,中纬度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西风尚流分成两支,分辨绕过青藏高原的南北两侧,昆明位于东南侧,正好位于南支西风急流的控制之下.在高空南支西风急流的领导下,近地面重要风行的是来自较低纬度的大陆内部的西方干暖气流。在此气流节制下,晴朗、温暖、干燥成为昆明冬季天气的主要特点。其次,云贵高原地势相对较高,大抵呈由西向东平缓倾斜之势。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难以影响到(强冷空气除外)昆明一带。冷空气前锋与西方干暖气流相遇在昆明与贵阳之间(东经104°左右)造成昆明准静止锋,以贵阳为代表的云贵高原东经104°以东地区,在昆明佳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云雾覆盖,阴雨冷湿。即“天无三日晴”;而以昆明为代表的云贵高原东经104°以西地区在干暖气流的掌握下,碧空如洗。蔚蓝色的天空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小,使得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相对就比同纬度邻近的贵阳要多,所以昆明冬季月平均气温比贵阳高出6℃左右。可见昆明冬季不冷,阳光明媚。
二、夏季不热,得益于较高的海拔和雨热同期。
昆明平均海拔1891米,跟着海拔增高气温要下降,大约每回升1000米气温要降低6℃。所以夏季昆明与同纬度的桂林(北纬25°20’,平均海拔166米)比拟月平均气温要低10℃左右。昆明一年中的降水量80%以上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5个月内,这段时代被称为“雨季”。雨季天空多云,妨碍和削弱了夏季强烈的大阳辐射、同时大量的降雨增添了地面的蒸发,带走大批的热量。所以,盛夏的7、8月份,当长江中下游一带酷暑难耐之时,昆明却分外凉爽,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三、得益于滇池的调节作用。
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是我国有名的淡水湖泊。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中称滇池:“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而今滇池面积约300平方千米是省内最大的湖泊。而昆明市又位于滇池湖盆的北部(岸),广阔的滇池湖面对昆明的气温、相对湿度起了良好的调节作用。
我们知道水的比热比陆地的比热约大5倍,水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之后可以向深层传导,而海洋只能把热贮存于表层。这就使得陆地增温快,降温也快。白天,昆明陆面热滇池水面凉,风就从滇池吹向昆明带来凉快湿润的气流,到晚上昆明陆面冷而滇池水面暖,风又从昆明吹向滇池,调节一天中昆明的气温和湿度。
总之,因为上述原因,昆明成为全球20个著名春城之一。也因为昆明特别的气候前提,使得昆明人民有机遇代表云南、代表中国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加入’99昆明世博嘉会。
全球气温疾速变化将引发激烈的气象事件,给多国地区和国民带来不可预知的灾害性影响,寰球对此恐慌不已。不外引发气候变化的基本起因是什么?是否对将来气候变化进行有效猜测呢?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各种不同的因素累计在一起,导致未来天气变更很难预知。该项研讨成果近期发表在《地舆物理研究快报》上。
上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在冰河期和温暖气候之间变化,冰河期大概连续100,000年,暖和期时长在100000-15,000年之间彷徨,目前人类正处于温暖期。气候变化受控于太空中地球的轨道变化,也就是说取决于地球对太阳的倾向和间隔,不过除此之外,在历史上地球也经历了其他的气候变化,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上气候剧烈变化研究
在格林兰岛,迷信家通过钻井方法,从大冰原3公里深处中获得了冰核,他们可以通过对冰核的研究取得140,000年前温度和睦候的信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信息是,除了冰河期和温暖期接壤之时的剧烈气候变化之外,在冰河期之间也发明了一系列剧烈的气候变化,例如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温度突然飙升10-15摄氏度。这一变化大约持续了1000年左右,而后突然之间温度急剧降落,气候又产生了剧烈变化。上述所说的气候转换在冰河期发生了几回。如此忽然、剧烈的气候变化,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改变被命名为引爆点,不过目前人们还并不晓得如斯剧烈快捷的气候变化的原因,而研究人员无奈在古代气候条件下重现当时的情景。
悬而未决的气候状况

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研究职员皮特?迪特莱夫森解释说:“目前我们对两种可能引发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了实践性模仿。我们盼望不论引发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外部因素还是一系列渺小凌乱的波动,人类都能加以预测。”他还说明说在气候像跷跷板的情景中,假如在跷跷板的另一端放上足够重的物资,气候变化的状态会在两者之间变换。例如,大气含量中二氧化碳增多将会引发气候的变化。在第二种情景中,气候像是槽位中的一个小球,代表着气候的每一个状态。在外界因素的变化下不断变换位置,这些外部因素包含风暴、高潮、台风暴雨以及由于海洋暖流引发的冰川熔化等等。气候体系中这些混沌的稳定终极会将小球推向槽位中的另一端,代表着气候的另一种状态。皮特的研究表明两种情景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示,在冰河期引发剧烈气候变化的原因是混乱多变的外部波动,也就是说是十分难以预测的。
未来将进入温暖期
那么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未来的气候变化是什么走向呢?皮特?迪特莱夫森表现:“现在的情况与冰河期有着实质的差别。自1500万年前开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未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在当时气候已经非常温暖。因此目前跷跷板已经开始倾斜,同时槽位里的小球也有可能被踢到另外一侧。这预示着气候不仅会在接下来1000年内迟缓变暖,而且有可能在几十年内经历大幅度的变化。”然而问题在于他的研究只能找出从前气候变化的原因此无法预测未来气候的走向。

蟹黄粥(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