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董建华班子属于“商人治港”,曾荫权则是明显的“
公务员治港”。曾用人的主要思路,着重于官员的能力、民意支持度以及官员本身的冲劲。
曾荫权最广为人知的“业绩”,是成功策划了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这不但赢得中央领导的赞许,更借此机会与不少外国领袖建立友谊。他也因此被称为世贸“超级中介人”。
曾俊华做事亦以爽快见称。有资讯科技界人士透露,发给他的电邮,两三天内一定会收到回复,其做事作风亦与典型政务官截然不同。“一些政务官喜欢大耍官腔,但曾俊华很坦诚,跟他讨论政策时,如果超出政府底线,他会立即否定,不会转弯抹角。”
两次与李嘉诚的针锋相对,则表现了曾俊华敢言的一面。香港《经济日报》报道,2005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电讯国际宣布,将在香港裁员750人,霍建宁将责任归于市场竞争太激烈。时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的曾俊华随即反驳,香港的电讯市场渗透率高,费用低,市场环境完全没有问题,政府不能保证所有运营者都有盈利,“若公司担心有竞争,就不应该做生意”
2003年,李嘉诚曾向北京建议,在深圳河套区设立免税工业区。曾俊华却直指:既然已签署了CEPA,就没太大必要在深圳和香港边境的河套区设立免税工业区,“香港不会返转头再做胶花(生意)”。
2006年1月,在香港大学民意网站发布的数据中,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的民望数字为60.1分,在局长中排名第二。
此外,曾俊华的“肯降格”也深受曾荫权的欣赏。2006年,曾俊华曾自动降格,并自愿每年减薪1047060元,调任重整职务后的特首办主任。
对于曾俊华出任财务司司长,多位高官和议员都指出,曾的财经理念贴近市场经济,而他与地产商关系一向较疏离,也有助减少外界对官商勾结的疑虑。
有熟悉曾俊华的人士透露,曾俊华十分支持“积极不干预”、“大市场、小政府”的概念。“资讯科技界多次向曾俊华争取对行业的优惠政策他都不认同他支持市场经济认为政府愈少插手愈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