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境东北部,距肇庆市区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是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因此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不仅如此,由于鼎湖山枝繁叶茂,负离子含量之高,也因此被誉为“天然氧气库”。并与韶关丹霞山、博罗罗浮山、佛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省四大名山。
位于肇庆市城区东北18公里。它由10多座山组成,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米。鼎湖山得名有二说:一是因山顶有湖,湖水清澈,四时不竭而称顶湖山;二是山的中峰园秀,两峰分立左右,山麓诸峰三歧,远望如三足鼎峙,加上山顶有湖,宛若古鼎,而称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鼎湖山唐代已是岭南佛教圣地。溶自然和人文于一体,分天溪、云溪和天湖三大景区。众多文物古迹分布在天溪、云溪,天湖为新辟自然景区。天溪景区有:明代建筑庆云寺,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该寺有“镇山三宝”舍利子、白茶花树、《龙藏经》(“文化大革命”时期散没);还有大铜钟、平南王王座、千人锅、咏梅百首诗碑和清慈禧太后敕赐“万寿庆云寺”竖匾;飞水潭瀑花飞溅,潭水清澈,亦是天然游泳场所。云溪景区有:唐代智常禅师创建的白云寺和跃龙庵;老龙潭、涅槃台、白鹅潭、浴佛池、水帘洞天等。天湖景区是利用原始林群落中的山溪幽谷,让游人沿溪而上,涉水、攀崖、穿丛林,到山顶的天湖,寻幽探险。
鼎湖山由几列同向(北东东—南)的山脉组成,山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级,第一级高程在800米以上,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它的左右诸峰均是800米以上的高峰。第二级高程为500~800米,这级高峰以石仔岭为东南界,在石仔岭的西北或其左右诸峰,高均在500米以上,石仔岭海拔598米。第三级高程为250~500米,在石仔岭东南诸峰,高程均不超过500米,主峰三宝峰海拔491.3米,其他峰高多在300~400米之间,第四级高程在250米以下,属山前的丘陵密集地带,它在树木园、地质疗养院、米塔岭一线的东南,包括塘娥岭、后龙山、米塔岭诸山。
鼎湖山与北岭山的构造基本相同。鼎湖山的走向为北东东—南西西的单斜、褶皱、断裂山地内部山体密集、峰峦重叠,起伏大,断层陡崖发育,层状地貌清楚。有名的鼎湖断裂带自北东向南西横穿山地中部与北岭断裂带相接,为形成山地中的瀑布奇景和险峻壮观的山势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山地中的各山峰坡度多在30°~40°,局部在60°以上,少于15°的很少。从鸡笼山向东南经石仔岭、三宝峰到坑口,直线距离4.4公里,高程由1000.3米降至8米,比降达22.5%。
山上水蚀地形明显,沟谷深切,山脊狭窄,V型谷深100~300米,沟谷之间的山脊成棱状,最窄处仅有3~5米,剥夷面发育了500、300~400、150~200、80~100米等多级。发源于鸡笼山的山溪有南北两支,均自西北向东南流,横切山地构造走向线,在岩层断裂的地方往往发育成断崖和阶梯状河谷,谷底基岩出露或乱石成尽,从而使溪流发育了众多的激流、瀑布、深潭奇景,南支云溪有老龙潭、三昧潭、水帘洞天等;北支天溪,水流出天湖后,阶梯状河床明显发育,其中落差最大的飞水潭,断崖高达40米。两溪为同向山脊相隔,成为山地自西北向东南的分水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