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园林院落的组合处理、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园林水景的独特处理、园林山石的安排。扬州园林地处江淮,北有大气磅礴的皇家园林可借,南有苏州、杭州的江南私家园林可鉴,再加上大运河、长江在此交汇,阴柔阳刚结合,从而使得扬州园林具有南秀北雄相互融合的特点:既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瑰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小品的情调,自成一种风格。扬州园林素负盛名,《扬州画舫录》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可见,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而不是苏州园林。当时,由于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来建造园林,穷奢极欲。据统计,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达200多处。然而经过盐制改革、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大量的扬州园林或荒废,或焚毁,或拆卖,扬州园林开始由盛而衰。扬州园林的命运和他们的主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太平天国起义镇压后,两淮盐业死而复生,官僚和盐商又开始纷纷造园,但园林建造的中心已经转向苏州,此时建造的园林已远不能与盛时相比。至民国时期,扬州园林仅剩下残破的60余处。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扬州园林又一次被大量破坏,现仅剩30处左右。但是,还保留着一些很有特色的、秀丽多姿的园子。有人认为,扬州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的一种介体,其原因一是清帝南巡,四商杂处,交通畅通;二是南北园林匠师技术交流的结果。扬州园林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种风格。清代扬州的盐商开始营造园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