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早稻种植面积13.9万亩,单产750斤,总产10350万斤,较去年都有所增加,剔除口粮、饲料用粮,种子等留粮8000万斤,早稻商品粮约为14000吨,截止8月10日,全县各类粮食企业共收购早稻5000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000吨,收购均价为72元/百斤,最高收购达到74元/百斤,农民直接交粮一般都超过70元/百斤,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早稻收购市场显得比较冷清,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农民等待观望,惜售心理严重。上半年有关专家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建议,国家应适当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把最低保护价提高到100元。这一信息实际上是给了一个收购价格可能上涨的心理预期,同时近段时间的物价上涨,特别是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促使农民对稻谷价格上涨持乐观态度。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农民对今年早稻收购价格的心理预测价位是80元/百斤以上,而近期国家六部委发布的2007早籼稻托市收购价格为70元/百斤,和农民的期望值相差甚远,造成粮农惜售,囤粮待价的局面。
二是主渠道收购作用未发挥,农民利益未得到充分保护。目前,我省最低收购价预案未正式启动,收购网点少,农民售粮不便,同时因占市场主渠道地位的大部分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得不到农发行的信贷支持,无力参与收购,其他收购主体担心市场风险也在观望。已交粮的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粮贩子交粮,当前虽然市场价格比去年高,但农民真正得到的利益较少,离收购点较远的农民与去年收益基本持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