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十九(?~1278),电白电城人,祖籍福建省莆田县,宋初闽邑巡抚徙十三之后。
宋咸淳年间,黄十九自闽来粤任高州巡检(州最高军事统领)。御任后,择居电白庄垌。宋末小皇帝赵昺被元兵追逼,于景为三年(1278)五月离崖山(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渡海南下,驻跸电白庄山。元兵逼至,在国家民族处于危亡时刻,黄十九对南宋朝廷赤胆忠心,他以文天祥为榜样,以勤王护驾为己任,率领军发三千多人,奋勇抗击元兵,护卫赵脱脸。但黄十九由于势孤力单,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于庄山北麓。后人把他安葬于大岗岭下。是月,赵昺在硇洲登极,改元祥兴。赵昺帝因念黄十九精忠报国,壮烈牺牲,敕封他为"忠烈侯"。
1276年2月,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宋延节节败退。为了躲避元兵的追逼,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三月,宋末小皇帝赵昰及其弟卫王赵昺在陆秀夫、张世杰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渡海南逃,前往碙洲(今湛江硇洲岛),途经电白,驻跸庄山。黄十九前往觐见,随即回到庄垌,组织军民三千多人在庄山一带抗击元兵,与奉命固守白沙寨的茂名县尹潘维贤遥相呼应,为小皇帝南逃争取时间。四月,端宗赵昰在碙洲病逝,陆秀夫、张世杰于同月拥立赵昺为帝,五月,改元祥兴。不久,元军追至,黄十九与元兵鏖战于庄山之下,由于势孤力单,最终寡不敌众,为国捐躯。赵昺因念黄十九忠烈可嘉,特敕封他为"忠烈侯"。六月,潘维贤兵败被俘,也壮烈牺牲。
人们把黄十九安葬于庄山大岗岭北麓,并建庙以祀。该墓始葬于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重修。坐北向南。墓作砖石灰沙结构。墓基上段长5.05米、宽4米,下段长4.9米、宽6米。碑长84厘米、宽56厘米,中署"皇宋敕封忠烈侯黄十九公墓",右记"大清乾隆五十七年岁壬子季款旦福。"1984年电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诗 :
明万历选贡、邑人杨之秀曾作《题忠烈侯庙》诗一首,赞颂黄十九精忠报国的崇高气节,诗云:
孤掌捧日卫中州,辅驾功高第一流。
忠却北方威万里,烈昭南极气千秋。
赵家平勃终扶汉,宋代夷齐耻食周。
崖岭朝堂今不改,庄山古庙永封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