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BOC),[1]简称中国银行,是中国大陆的一家综合性商业银行、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5日,总部设在北京。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并称为中国大陆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全球市值第三大的银行。中国银行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等多项业务。2012年7月,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公布2012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国银行以1111.73亿美元的资本总额位居第9位。2014年,央视曝光中国银行“优汇通”业务违规,中国银行否认“洗黑钱”。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中文名称 中国银行
成立时间 1912年(壬子年)2月5日
公司性质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总部地点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号
经营范围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航空
世界500强 第70位(2013年)
目
录
1银行介绍
2历史沿革
3公司文化
4产品服务
5下属机构
中银国际
中银基金
中银保险
中银投资
航空租赁
中银香港
6海外发展
7银行业绩
8成就荣誉
9涉嫌洗钱
10银行举措
11词条图册
1 银行介绍
中国银行于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在上海成立,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之一。
1912~1928年,中国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负责代理国库、承汇公款、发行钞票等。1928~1942年,中国银行作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管理机制,在中国金融界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先后在伦敦、新加坡、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1942~1949年,中国银行作为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负责政府国外款项收付,发展国外贸易并办理有关贷款与投资。
2 历史沿革
1912-1995
孙中山1912年1月初,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正式上书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1912年,大清银行副监督陈锦涛经时任政府司法总长的伍廷芳提名,出任临时政府财政总长并且常驻上海,开始借助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的力量,着手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建立政府中央银行。
1912年1月28日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召开股东大会,大会决定由股东会职员组成中国银行临时理监事会,负责与正副监督筹订章程,并管理全行事务。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应运而生。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
1912年—1928年 中国银行成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
1916年 抗拒袁世凯政府停兑令,全力维护中行信用。
1916年-1923年 中行历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钞问题。
1917年 则例之争——官商争夺中行领导权的斗争。
1927年 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汉口中行损失惨重。
1928年 中行重要转折点——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
1930年-1937年 兴建外滩中行大厦,抗衡上海外资银行。
1932年 发起成立中国征信所,开创中国征信事业。
1929年-1936年 中行开设海外机构,拓展中国外汇业务。
中国银行相关旧照片1929年-1936年 扩大贷款规模,转变贷款结构,支持国内生产发展。1931年组建中国保险公司,推动保险业务发展。
1932年 平息公债风潮,推动整理公债。1933年-1935年 世界银市剧烈动荡,中行力阻白银外流。1932年-1933年 中国银行力主废两改元,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工作。1935年4月间,国民政府再次修订中国银行条例,试图以强迫中行再次改组的方式垄断金融,导致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事实落入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