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长三角、珠三角、温州还是长株潭等经济区域,其快速发展经验现实告诉我们,均要有自己的区域特色优势。但新邵县城区域经济不可能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对外开发战略发展模式,也不可能走由于准需求诱致制度变迁型“温洲”模式,唯靠特色才能立足、生存。研究挖掘新邵县自身特色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座省地理中心。新邵县城地处湘中邵阳盆地,地理座标:东径118°8′—111°50″,北纬27°15′—27°38′,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城毗邻邵阳市中心8公里,距离娄底市98公里、冷江市76公里、连源市65公里,素有“卫星城”之称。
2、近城位置优越。县城区域大坪白云路与邵阳市蔡锷路、酿溪镇新阳路经过漁溪桥与邵阳市塔北路对接,成为县城与邵阳市交通的主动脉,实际上已将县城同邵阳市区连城,融入邵阳市“1小时”经济圈,发展符合邵阳市“双百”规模大城市发展规划。
3、交通网络健全。207国道由涟源经新邵县坪上镇、严塘镇、酿溪镇城区、邵阳市区、邵阳县贯穿南北;107国道路过新邵县雀塘镇经渔龙公路与县城东西相连;资江自南向北经邵阳市区、酿溪县城、新田铺镇、大新乡、坪上镇、纵贯全境,邵阳火车站、货运北站距县城均只有十几公里。
4、高速公路即建。根据湖南省“十一五”规划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国家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安化至邵阳高速段(由安化经涟源、娄底、新邵至邵阳市西效梽木山)、吉邵(吉安——邵阳)高速即将开工建设,这两条高速路将在新邵县严塘镇交汇,并同潭邵、邵永、邵怀高速相接,严塘镇至新邵县城仅6公里,两高速建城后,新邵县城同全国南北、东西经济走廊融汇会一体,作为东、中、西三大经济梯度承接地带的区位优势正日益凸现,必将大大加速新邵物流发展。
5、水源潜龙在渊。三板溪50万伏大电网已建成,投资13.6亿、装机容量13.5万千瓦的筱溪电站和投资4.3亿、装机容量4.2万千瓦晒谷滩电站,在未来三年内均将建成蓄水发电,不仅可以大大缓解新邵县能源瓶颈,同时,资江水位上升8米后将给新邵县水上运输、资江观光旅游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6、外力机遇良好。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正在加速第三次产业转移,产业链条全球配置,产业转移层次提高,全球分工化基础上的区域性产业势头强劲;从国内看,国家“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为新邵县县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部发展动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