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是云南省昆明市所辖区县之一,拥有人口271917人(2014年)[1] ,国土面积1858.79平方千米。东川区东邻会泽,南接寻甸,西连禄劝,北与四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素有“铁胆石之乡”和“天南铜都”的美誉[2] 。矿业经济是东川区的支柱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矿种主要有铜、磷、铁、黄金、铅锌、河沙、汉白玉、墨玉和石灰石。2010年,东川区生产总值为46.5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485元。
东川隶属云南省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和昆明市最北端,地处东经102°47′—103°18′,北纬25°57′—26°32′,东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相邻,南与昆明市寻甸县相接,西与昆明市禄劝县相靠,北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相连,并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和会东2县隔金沙江相望。境内最高海拔4344.1米,最低海拔695米,高差3649.1米。东川区的总面积为1858.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东川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属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华夏东北构造带结合过度部位。南北最大纵距84.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1.2千米。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以小江为界,东侧乌蒙山系,最高峰“牯牛寨”海拔4017.3米;西部为拱王山系,最高峰“雪岭”海拔4344.1米,为“滇中第一峰”。东川境内金沙江与小江的交汇处,海拔仅为695米,是昆明市海拔最低点。由于东川境内为世界深大断裂带,地质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土壤由下而上分布着燥红土、红壤、黄红壤、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等5大类型,其中以红壤分布最广。[4]
气候
东川区的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日最大降雨量15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mm。最大风速40m/s,多西南风。相对湿度76%。加之境内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矿产资源
东川区铜矿基地
东川区铜矿基地(2张)
东川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矿种主要有铜、磷、铁、黄金、铅锌、河沙、汉白玉、墨玉和石灰石。铜矿累计探明储量312.91万吨金属量。东川矿产资源种类多而且分布广,遍及东川区14个乡(镇)。
铜矿。东川境内铜矿储量丰富,铜文化历史悠久,素有“天南铜都”之称。虽然经两千多年的开采冶炼,东川仍是我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铜的地质储量仍占全国第二位,精矿含铜量占全国第三位,在我国有色金属及经济发展中东川铜业仍具有其重要地位。
铁胆石。东川铁胆石,是世界至今发现的石胆石中唯一含铁矿的石胆。铁胆石指硫化铁结晶体与硅,钙质石胆其生的结核体,形成于4.5—2.5亿年前的地质运动过程中。铁胆石由于其特有的金属亮色及硫化铁结晶的多样性及晶体构成纹理图案的丰富性,使铁胆石成为云南石胆中最具观赏性的一个种类。铁胆石产于云南,因此又称之为云南铁胆石。[5]
其它矿产。截止到2008年,在拖布卡、播卡18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黄金储量已达大型金矿床储量。铁矿累计量约1亿吨,主要有包子铺和铁架山2个中型铁矿,“拖布卡-播卡”一个中型铁矿带和零星24个小矿点;铅锌有近10万吨的金属量。非金属矿有近1亿立方米的河沙资源,近100万立方米的墨玉储量,近100万立方米的优质“牡丹红”花岗岩装饰石材和近千万吨的优质石灰石等。磷矿有近4亿吨的资源量;在罗家村、活龙-观音岩各有近1亿吨资源量的磷矿带,南部阿旺白龙潭有近1亿吨资源的磷矿带,西部新桥-九龙有近1亿吨资源量的磷矿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