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的物质文化遗产——舞狮子

家乡区县: 定西安定区

我的家乡的物质文化遗产——舞狮子

社火演出时我们安定区最主要,也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特色的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舞狮子!

正月里来闹新春,城乡群众齐欢腾,敲响震天的锣鼓,扭起欢快的秧歌,共祝新春平安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在这欢乐祥和的喜庆时刻,安定区春节社火集中汇演活动一般都是在定西城区西岩山下隆重举行。来自该区城乡的春节社火队带着全区人民的新春祝福,给定西人民拜年,在市区巡演,为广大群众献上了一道丰盛的节日大餐,把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西巩驿镇社火队的雄狮闹春成为亮点,20人组成的舞狮队,在短短6分钟的表演中,6头雄狮表演了文狮的行走、蹲卧、打滚、舔毛、抖毛、挠痒等动作,形象地刻画了狮子的温驯、乖巧之状。在表演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时,引狮人从高空跳跃而下,手中呈现“金蛇舞春”的横批,三只雄狮一组同时为观众献上“龙化福禄寿陇原献礼,狮舞精气神驿道呈祥”的对联,精彩的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将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推向了高潮。参加当天演出的舞狮队成员魏守荣告诉笔者,舞狮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西巩驿镇社火队由彩旗、唢呐、灯火、台鼓、毛驴、舞狮、舞龙、太平鼓、踩高跷、跑旱船、扇子舞等11个队350人组成,多次参加市、区的社火汇演,尤其是舞狮队的表演,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该舞狮队由两头雄狮表演发展成四头雄狮、八头小狮子同台表演,表演方式也有文狮表演逐渐向武狮表演,尤其是武狮表演方式中的“雄狮上高台”,由引灯人挥舞彩灯逗引雄狮逐层登上近3.2米的高台,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引灯人有正上、倒上、翻上,大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冲天而起,起来时整个高度达到6米左右,整个表演过程惊险刺激,险象环生,展现出百兽之王的威仪。

演出结束后,西巩驿镇舞狮表演队代表全国11支社火队在陇县县城进行了长达2小时之久的游行演出,受到了当地沿途群众的热烈欢迎。

张鹏(2015-06-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