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泽泻

家乡区县: 抚州市广昌县

泽泻(学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块茎直径1-3.5厘米,或更大。花药长约1毫米,椭圆形,黄色,或淡绿色;瘦果椭圆形,或近矩圆形,种子紫褐色,具凸起。产黑龙江、吉林等省区。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的浅水带,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亦有生长。花较大,花期较长,可用于花卉观赏。亦可入药,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形态特征折叠编辑本段
泽泻
泽泻
泽泻-叶形状泽泻,多年生沼生植物,高50-100cm。地下有块茎,球形,直径可达4.5cm, 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根生;叶柄长达50cm,基部扩延成中鞘状,宽5-20mm ;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18cm ,宽2-10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两面光滑;叶脉5-7条。

花茎由叶丛中抽出,长10-100cm,花序通常有3-5轮分枝,分枝下有披针形或线形苞片,轮生的分枝常 再分枝,组成圆锥状复伞形花序,小花梗长短不等;小苞片披针形至线形,尖锐;萼片3,广卵形,绿色或稍带紫色,长2-3mm,宿存;花瓣倒卵形,膜质,较萼片小,白色,脱落;雄蕊6;雌蕊多数,离生;子房倒卵形,侧扁,花柱侧生。瘦果多数,扁平,倒卵形,长1.5-2mm,宽约1mm,背部有两 浅沟,褐色,花柱宿存。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范围折叠编辑本段
泽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云南等地。原苏联、日本、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均有分布。广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生长习性折叠编辑本段
生于沼泽边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幼苗喜荫蔽,成株喜阳光,怕寒冷,在海拔800m以下地区,一般都可栽培。宜选阳光充足,腐殖质丰富,而稍带粘性的土壤,同时有可靠水源的水田栽培,前作为稻或中稻,质地过砂或土温低的冷浸田不宜种植。

作用折叠编辑本段
泽泻俗名水药菜。野生及栽培。地下块茎近圆球形,长4~7厘米,直径3~5厘米,块茎中含有泽泻醇A、泽泻醇B等5种三萜类化合物以及挥发油、有机酸、1种植物甾醇、1种植物甾醇苷、树脂、蛋白质及大量淀粉,功用利水泄热。叶亦可治乳汁不通。慈姑多年生水生草本,常栽培,有匍枝,枝端膨大的球茎供食用,也入药,功用益肺化痰,清热解毒。

中药属性折叠编辑本段
药材名称

【中药名】:泽泻

【别名】:水泻、水泽、建泽泻、芒芋、鹄泻《本经》,泽芝、及泻《别录》,天鹅蛋、天秃《药材资料汇编》,禹孙《纲目》。

【苗族药名】:窝革里(贵州黔东南)

【英文名】:Oriental Waterplantain Rhizome, Rhizome of Oriental Waterplantain

【拉丁植物名】:Alisma orientale (Sam.) Juz. [A. plantago-aquatica L. var. orientale Sam.]

【拉丁文名】:Rhizoma Alismatis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药材基源

本品为泽泻科(Alismataceae)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uels)Juzep.的干燥块茎。

炮制方法

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撞去须根及粗皮。

1.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2.麸制:取麸皮,撒入锅内,待起烟时,加入泽泻片,拌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泽泻片100kg,用麸皮10kg。

3.盐麸制:取泽泻片,用盐匀润湿,晒干,再加入蜜制麸皮,按麸炒制法炮制,每泽泻500kg,用盐6kg;用麦麸60kg。水适量。

4.酒制:在100度热锅中加泽泻片,翻炒数次,用酒喷匀,炒干,取出放冷即可。每泽泻100kg,用酒5kg。

5.盐泽泻:取泽泻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稍闷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至表面略现黄色取出,晾干。(每泽泻片100斤,用盐二斤八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雷公炮炙论》:细锉,酒浸一宿,漉出,暴干任用。

揭志海(2015-06-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