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讯 “清华五道口金融家大讲堂: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于6月1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0.37% 资金 研报]原行长杨凯生发表主题演讲论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杨凯生认为,中国信贷[1.54%]资产证券化要避免再次陷入刚性兑付的局面,“一旦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刚性兑付局面,那将是真正的风险所在。”
杨凯生阐述了资产证券化业务十分重要的两个法律原则:一个是破产隔离原则,一个是有限追溯原则,而目前这两个原则并没有在一些证券化项目设计上得到准确体现。
随着业务范围扩大,随着违约风险增加,这个问题将显得越来越重要。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要能够健康发展,就必须使每一个证券化项目都能够做到在法律上清晰实现破产隔离,要让相关各方面,尤其是投资者能够清晰意识到,在基础信贷资产一旦发生现金流不足以偿付的情况下,投资者并没有权利向发起者追索。
“这一点必须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让各方都知晓,投资者知晓,要求刚性兑付是没有道理的。”
杨凯生强调, 在这个过程中,发起机构、受托机构和贷款服务商,有责任、有义务依据法律、规章和合同规定,向投资者按时、准确披露有关信息。“要真的打破刚性兑付,我想尽职尽责使信息披露工作不存在疏漏,这一点十分关键。”
“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该加速推进,而在推进过程中,必须防控好风险,如果要说在下一步大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什么风险最大?我认为如果发起人、受托人、贷款服务商工作不到位,有关法规不到位,社会公众对资产证券化法律原则认识和理解不到位,都将可能造成新的一种刚性兑付的局面。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直接融资的一种形式,一旦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刚性兑付局面,那将是真正的风险所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