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寺风景区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是汉唐以来的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称鹿门庙。西晋改名为万寿禅寺,唐复名鹿门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栖隐于此。
鹿门寺初建时规模宏大,秀丽壮观,历代名僧常来主持佛事.北宋政和年间最为兴盛.鹿门山群峰环峙,林密石怪.东汉末年,襄阳名士庞德公携妻入山采药不归,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张子容,白云先生王迥等都曾在此地隐过.全国各地不少名家才子到此相机聚,成为当时的一个文学艺术交流中心。
明景泰年间(1450~1456),在此建“三高祠”,并供其像,以示纪念。明末毁于火,清初以来,屡有修废。
鹿门寺已修葺一新,并有庞德公采药栖身洞、孟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16个景点。
鹿门寺兴盛时,有佛殿、斋堂等房屋500余间,传说“骑马关山门”。后几经损毁,1980年始逐步修复。现有与佛寺相关的景点鹿门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龙头池等等。鹿门寺环山临水,山涧幽深,林木苍翠。汉末名士庞德公不受刺史刘表数次宴请,携家登鹿门山采药;唐代诗人孟浩然宦场失意幽居鹿门山,吟咏山水自得其趣;晚唐文学家皮日休也曾幽栖鹿门,世称“鹿门高士傲帝王”
不到鹿门寺虚行襄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