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塔在慈化寺内,先建的慈化寺后建的王高塔。塔是慈化寺中的佛塔,因坐落在寿光市田柳镇王高村东侧而得名。
寺早已荡然无迹。据民国县志载,塔前有古碑二,一碑额书有"大魏重修兹化寺"八个字。据此推断,此寺应是晋朝所建或更早。王高前辈人还记得塔前侧另一碑额刻有"金大定重修"和碑下落款"县知事藏布录花"字样,其它字无法辨认。
王高塔是昔日寿光八景之一,称"王高银刹",共七层八棱,层层有门窗,青砖砌成,最低一层高约4.5米,南北都有圆形拱门,居中一座大佛,头上和上半身是铁铸成,下半身是泥塑的,高约2米。塔往顶一层比一层矮。塔顶有一圆石如磨盘,封顶圆石上部凸出部分如倒置大痰盂,约半米高,远看像蘑菇。据《寿光县志》载,塔高32.4米,最低一层直径11.3米,周长35.5米,墙厚2.2米,除重修部分,石灰砌的外塔上下全都是泥砌成,墙内有木棍作筋。原来的王高塔
原来的王高塔
王高塔在1966年冬被"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炸毁,从倒塌废墟的砖上有"雅尔孝造塔"和"治平元年"字样,治平是北宋英宗皇帝的年号,是公元1064年建造,此塔在世应是902年。
据传慈化寺规模宏大,占地数十亩(系指旧制一亩约三市亩)。庙宇几十间,大殿数座,相房若干,有僧人近百。建筑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四季香火不断,特别是每年的四月八(农历)庙会(传说此日是如来佛诞辰)。四乡八疃乃至潍县、广饶等外地香客颇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每逢此节都是请上戏班子,唱大戏(京剧)五天,每天都有踩高跷的、玩狮子、玩魔术的、玩杂技的、卖唱的,样样俱全,锣鼓喧天。唱声、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日落方散。
可惜兹化寺遭大难,寺毁僧散,但王高塔尚在,每年四月八庙会,依然如故。直到1966年王高塔才被反动派以"破四旧"为名炸毁,这一古迹就这样消失了。
王高三宝的传说
慈化寺三件宝,前辈人多知晓。透龙碑、灵芝草、玛瑙狮子夜光耀。这是在王高祖辈相传的顺口溜,也是有关王高塔的故事。
相传慈化寺规模宏大,建筑壮观,善男信女拜佛者络绎不绝,香火兴旺。其中另一原因是来寺里同时看一看透龙碑,一观奇景。此碑每遇阴雨天气,透过水面,碑面便隐现一龙上下游动,故名透龙碑,这是一宝。此寺一庙前有石狮一对分列庙门左右,玛瑙石料,光怪陆离,异彩夺目,夜间彩泽四射,景色是十分悦目,这是二宝。
寺中憎人除日常课业和杂役外,养鸡自食,方丈也养鸡,五只中一只公鸡报晓,四只母鸡产蛋。一天晚饭后方丈去鸡舍取蛋,舍清如洗,一蛋不见。方丈心中纳闷,今日未产?贼偷?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夕阳西下,院静无声,他便坐在室内从床棂中细观鸡舍,以解失蛋之谜。不多时,惊现一丈余长,碗口粗一巨蛇,从塔顶蜿蜒而下,直奔鸡舍,吐舌张嘴吞蛋入腹,然后爬回塔顶,方丈恍然大悟。方丈便用红心枣木,找碹工碹成蛋形,他用拔旗移帜之计,提前从鸡舍取出鸡蛋,换上木蛋。傍晚望日(指农历的十五,有时是十六、十七),蛇又从塔上爬下,故伎重演,吞蛋果腹爬回原处,方丈要看个究竟,只见巨蛇在塔第二层上绕塔半匝,收缩身躯,忽然坠地,行若半死。一会儿苏醒,慢慢爬到塔东草丛处,吞食一草,片刻徐徐将木蛋吐出,又回塔上。天亮方丈在塔东草丛处细看,发现有灵芝数棵,这是三宝。方丈也懂医术,经常用灵芝医好村民的疑难病症。药到病除后,因故方丈携灵芝而去,慈化寺也遭大火而寺毁僧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