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桥

家乡区县: 厦门市集美区

集美大桥南起于环岛路与五石路的交叉口,以桥梁方式跨过浔江海域(厦门岛与集美之间海域),在集美乐海路上岸,沿乐海路途经嘉庚体育馆、大学湾,接集美大道,直达拟建的厦门西客站,全长8.43公里,其中跨海部分3.82公里。大桥建成后,驾车从集美大桥跨海只需七八分钟。

概况:

集美大桥位于厦门岛北部海域,道路主线起于本岛五石路环岛北路南侧路段,先上跨环岛北路,再以隧道方式下穿规划机场(厦门高崎机场)跑道,后以跨海大桥方式跨越浔江海域,并在集美区乐海路登陆前行,再上跨同集路后落地,最后顺接集美大道并连接福厦高速公路连接线;共建BRT线起于本岛县黄路,沿环岛北路北侧以高架方式左转接入道路主线,在上跨同集路后与道路主线分离,最后上跨孙坂路后落地顺接集美大道。

集美大桥主线全长10.057km,共建BRT线长10.073km,其中跨海大桥长3.82km,下穿隧道长1.36km,互通立交5座,2处收费站。主线道路为双向6车道,BRT为2个车道,桥梁总宽度36 m,设计行车速度主线为80Km/h,BRT线为60Km/h。项目概算总投资29.5488亿元,建安投资26.0396亿元。

集美大桥的建设将直接沟通厦门岛和岛外北部的集美、同安等地区,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和海湾型城市的战略部署,为扩充城市空间、加快岛外的发展,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进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对从根本上迅速解决厦门大桥交通拥堵问题、缓解日益增加的进出岛交通压力,对提升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和“宜居城市”的城市形象,以及促进和实现厦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岛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特殊和极其重要意义。集美大桥于2006年12月20日正式宣布动工,市五套班子领导参加了开工典礼,为尽早解决进、出岛交通拥堵这一迫切问题,于2008年7月1日前建成通车,总工期仅约1年半。

特点:

集美大桥设有2个收费站,主站(嘉庚体院馆集美大道方向往沈海高速)设有混合车道2组、2条次费车道;副站(集美滨海大道,同安翔安方向)设有2条年费道、1条次费道。它拥有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桥梁运行监控系统,包括交通监控、通风、闭路监视、紧急电话、火灾报警等多个子系统,系统复杂,涵盖面广,技术含量高,有力地确保大桥的良好运行和正常运营。全国首家创新采用“渠化车道优化设置”方案的收费站。厦门辖区内净桥面最宽,净宽36米,设置了双向八车道,中间为BRT(厦门快速公交BRT)专用道。

国内首次采用全世界最先进的“短线匹配预制选拼工艺”,将大桥分为2345榀箱梁,一边在陆地上预制,一边在海上拼装,确保了大桥建设速度与施工质量。由于采用新工艺、新工法,创造了世界桥梁史建桥速度之最,从2006年12月20日开工,至2008年7月建成通车,仅用19个月,建成了全长8.43公里,其中海上桥梁3.82公里,下穿隧道1.36公里,4座互通立交(五石路互通立交、新环岛路互通立交、环东海域立交、同集路互通立交),2处收费站。

国内第一个采用“M”字造型的桥梁,桥梁景观极为美丽壮观。

意义:

集美大桥于2008年7月1日建成通车,工程质量优良,创造了国内外建桥速度的又一个奇迹。是国内“短线预制悬拼”工艺施工规模第一、施工跨度第一、施工速度第一、获批为“国家级工法”并向全国推广的样板工程。集美大桥的建成通车,对破解厦门进出岛拥堵问题,对加快集美、同安、翔安的发展,对推动环东海域的开发建设,对于加强厦门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互动和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还把服务厦门、泉州、漳州、三明、龙岩等整个闽南、闽西地区的厦门空港和厦门西客站用最便捷的方式连接起来,使机场与西客站的客货实现快捷集散疏运。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titi10

缇缇10(2014-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