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民俗

家乡区县: 周口市鹿邑县

 腊八粥是春节习俗。每年的腊月初八,家家都要煮腊八粥吃。腊八粥有咸、甜两种,用大米、江米、大枣、杏仁、花生仁、青丝、红丝、豆腐、肉类及一些蔬菜制成,确实成了农产品的一次大检阅。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吃米饭,一年好一年。”过了腊月初八,人们就忙活着办年事。相传,腊月初八是佛教开山之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因此,各寺院在腊月初八这天,用蔬菜和米煮粥,供奉神佛,称“佛粥”。之后,他们将粥分给贫民吃,就相传成习,流传至今。另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给财主家放牛。一天,他牵牛过独木桥,桥板又窄又滑,牛跌到桥下,摔断了牛腿。财主知道后非常恼火,把朱元璋关在一间房里,不让吃饭。当饿到三天三夜时,朱元璋实在撑不了啦,就到处找东西吃,屋里什么吃的也没有。绝望之时,朱元璋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他就挖了起来,不料挖的竟是老鼠的粮仓。于是,他就把挖来的大米、豆子、玉米、红枣等掺在一块,煮成了粥吃,吃得非常香甜。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吃腻了山珍海味,就让太监按其吩咐做了有粮食、果类、糖的粥,这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就叫它腊八粥。文武百官也学着样来吃,后来传到民间,就成了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建国前,流传着“孩子孩子别发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还有人在吃腊八粥的同时,把院里的枣树砍个印,抹上米饭,希望枣结得像腊八米饭那样稠。

M 梦(2015-06-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