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啥高考让路 就不会毁我人生

家乡区县: 武汉市洪山区

以后来每每深夜痛哭以反思自己的人生时,我就会想,假如当年那些个歌城舞厅什么的没有突然歇业,咱没有被“特护”,我应该就可以考上法律系吧,毕业之后就 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吧,说不定就没浦志强啊斯伟江啊他们什么事儿了呐,总之决计不会像现在这样坐在电脑前码些不着四六的字儿给你们看哈。

“广大莘莘学子和家长备战已久的高考日即将到来。在此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让路高考,少开两天车。高考期间,希望您能尽 量选择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等绿色方式出行,让出一条高考绿色通道。十年寒窗,一朝金榜,当他们为未来挥洒汗水,让我们默默让出一条畅通的青云路,以行 动助力高考……”

这两天你有看到诸如此类的“倡议”了没?又是一年高考时,貌似近年来每每这个时节,“为高考让路”的举动就会一次次闯入公众视野。而围绕着这样的举动,每每就叫好、质疑、讽刺、吐槽兼而有之。

支持者称,作为一桩千万考生参加、牵涉千万家庭、牵连亿万人神经的重大社会事件,高考理当引起 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往小里说,当是时也,任何一丝涟漪在相关人等身上往往都是惊涛骇浪,往大里说,事关国家选人、用人,是以投入人力物力确保高考安全有序 进行,乃至付出必要的代价也在情理之中。

反对者则认为,“特护”大可不必,突出高考权益,突出"让路"情结,反而容易助长对立情绪。友 号MotorRun摩天轮昨儿就大吐特吐曰:“寒窗十几年,一朝定乾坤”是被扯得最多的大旗,可特么你的寒窗你的前途关司机师傅什么事呢?你就可以心安理 得大摇大摆地体验一把特事特办的特权,带着陪考的爹妈一块蹭免费车,挤掉那些摇了两年号花了老鼻子钱才能上牌开路的车主们的车道?自己的前途应当由自己负 责,事先踩点、摸清公交线路、准时到达、自己备齐物品,这本来就该是考核学生实际能力的一个环节……

公共资源迎合高考到底是否合理?家长是否过于敏感?考生是否真的需要全民让步为其“护考”?我想,这些确实都是值得好好思考、深入探讨(然而其实并没什么卵用)的问题,小生浅陋,不敢轻易下一个非黑即白的论断,不妨只是来讲一讲自己的故事给大伙儿听——

小生是大苏北农村人,自幼家境贫寒,中学住读于县城,算是名副其实的寒窗苦读十几载、背负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殷切期望、要靠高考“跃龙门”的那种存在。

被时光掩埋的秘密(2015-06-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