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洞腐竹是广东云安区一带的汉族风味名菜,属于粤菜系。托洞腐竹采用大云雾山下土生土长的正宗托洞黄豆或小青豆(黄豆的一种)作原料,用最高峰云雾山引来的清冽山泉制作。整个制作过程包括选豆、去壳、磨浆、滤渣、煮浆、擦边、挑皮、晾晒、转竿等等,托洞腐竹传统制作方法的所有程序都不添加任何其他材料或添加剂,产品色鲜体薄,油亮清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托洞腐竹产品的主要特征是:
1、外观油亮光泽、呈淡黄色;
2、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无异味、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粘糊,在同类产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见长;
3、蛋白质含量高达48.8%、脂肪含量达25.1%,胆固醇及饱和脂肪很低。同时还含有糖、铁、钙、磷以及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因其所含均为植物营养素, 故被称为“素食之最”。其甲级品曾多次获广东省、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称号。
以前曾听过一个关于腐竹由来的传说。传说古时候云星村有一个叫何施的人被食神附身,有一次因救火而耽误了调制豆腐的时间,十多桶豆浆早已晾冻,表面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豆浆膜。何施见状,随手将豆膜用筷子挑起,晾在坊前晾衣服用的竹竿上。到了晚上,见豆腐膜晾干了,何施便煮了当菜下饭,想不到那豆浆膜竟然韧脆爽口,清香无比,豆香留齿,不禁大呼极品,捧与邻众品尝,无不称奇。因附晾衣竹晒而取名为“腐竹”。
从那时候起,腐竹的制作便在托洞流行起来。后来,托洞腐竹的制作工艺越来越讲究,质量越来越优,以至远近闻名。由于制作工艺讲究、繁琐,产量不高,许多人只是闻其名,很难一尝其美味。公元1998年,托洞镇委、镇政府在云星村建设腐竹街,创建腐竹生产基地,把民间传统食品—托洞腐竹开发出来,作为特色商品推出市场,带动当地群众利用传统工艺,通过劳动致富。从此,人们随时都可以在商场里购买到托洞腐竹,品尝到托洞腐竹的美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