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皇帝有关。相传,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了三样山乡特产: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栽培黄花是镇原人民的传统,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论大家小户,山川平原,庄前屋后,边角地头,每户多则五六行,少则一半行,至少也有几十朵,自食送亲友,总是绰绰有余的。以前,村民栽植黄花菜是以自食为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黄花菜栽植由庄前屋后、边头地角向大田成片扩展,全县已有 72000户农民栽培黄花菜,占总农户的75.3%,总面积达60200亩,被国家指定为“黄花菜生产基地县”,年产量410万公斤,产值2459.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元,约占当年收入的10.3%;供应出口约220万公斤,创汇1700万元人民币,成为镇原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黄花遍野,一行行如针似棒的黄花,香气四溢,芬芳扑鼻,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蝉鸣鸟啾,野趣盎然。清晨,妇女、姑娘荡着珠露,轻移脚步,一颗颗采摘,不一会儿,一筐筐盈满沉甸甸的黄花菜由男人们担挑或背回家中。这时,炊烟缭绕,各家忙着下锅烘蒸,大约五、六分钟一锅。蒸好后凉晒在场院,有两三天就成为便于存放的干菜茎,可作为随时食用的上等菜肴。现在,黄花菜收入已是整个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大宗项目。当地供销部门与国家外贸部门联合收购,县乡各级政府视黄花菜为农民致富门路之一。镇原的土质、光照、雨量、温度等自然��件独特,最适宜黄花菜的生长。镇原黄花菜以其花蕾硕长,瓣宽肉厚,糖分充足,色泽黄亮,个头整齐,味道鲜美而名扬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黄花菜营养极其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还有微量天冬素,所以,人们把黄花与香菇、木耳、玉兰片一起列为珍品,入席氽汤,独领风骚。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黄花菜有利隔胸、安五脏、轻身明目及治小便赤涩等功效。近代中医研究认为,有止血、消炎、利尿和清热之功能,常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肺结核、大便带血和小便不通等病症,对产妇亦有增加乳汁分泌的明显效果。
心动赶紧就行动吧!http://www.wutongzi.com/pro/cp/11527.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