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杏仁饼

家乡区县: 广东省中山市

      中山杏仁饼: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称。原属家庭自作自食,以后仿制成为商品,外形改为圆形小饼。已有70余年历史。饼身松脆,饼心香甜,肥而不腻,入口融化,风味独到。
本世纪20年代由石岐“易味庐”。“咀香园”两饼家始创,产品远销美洲和东南亚。据说,当时曾在美国的国际商品展览 会上参展并获奖。1949年以后,制饼工艺经过不断改革,使杏仁饼不但保持香纯浓郁、酥甘溶化的特色,而且饼质更加细腻,制作装渍更符合现代要求, 使中山杏仁饼更负盛名 。

制作工艺

      元末明初年间,也有说是清光绪末年间,但详细时间已经无从考证,聪明的人们就以绿豆粉、肥猪肉片等原料,精心制作绿 豆夹肉饼,为节日送礼招待亲友的佳品,好吃的杏仁饼不能用打饼机制作,会生硬难吃,一定要手工一敲一打做出来的饼才算正宗正货,口感才会松化,制作原理很 简单,但操作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如果开始没掌握技巧杏仁饼每次倒扣出模几乎都会散掉,所以技艺和熟练程度都非常重要。
  肉心杏仁饼
      材料:绿豆粉350克、糖粉200克、猪肉200克、植物油(或酥油)
)150克、水50ML、肉片和烤香的杏仁碎各适量,肥肉片用砂糖和少许酒腌过夜,使用前先粉粉和油先拌匀,再加入水拌至
步骤:饼模内先填入一半的粉料,放入肉心在中间;再填入另一半粉料,刮去多余的粉料,并用手心压实,用木棍轻敲几下,把饼小心倒出饼模;接着将杏仁饼放在烤盘上(用烤架效果更佳),用150度烤约25分钟即可(烤时要半敞开烤箱门,只作烘干就可以了)


饮食文化
出处一
      相传,元未明初期间,元朝的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人民被压迫被掠夺更为严重,全国各地的起义络绎不绝,其中最具代表的一支队伍是以朱元璋统领的起 义军,朱元璋的妻子马氏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在起义初期,因为当时战乱纷纷,粮食常常不够用,军队还须常常东奔西跑打仗,为了方便军士携带干 粮,于是马氏想出了用小麦、绿豆、黄豆等可以吃的的东西和在一起,磨成粉,做成了饼,分发给军士,不但方便携带,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吃,对行军打仗起到了 莫大的帮助。由于这样乱七八糟加在一起的东西做出来的饼比较难吃,于是聪明的人们就在这种饼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原料,更新方法,最后人们发现用绿豆粉、 猪肉做馅等原料做出来的饼非常好吃,饼入口甘香松化,嚼之,肥而不腻,这就形成了杏仁饼的始祖!

出处二

      另一出处是清光绪末年间,这个出处大家广泛认可。香山县(现中山市)有一书香世家,家道日落,经济日紧。时值其母寿辰,正为招待亲友的开支发愁,其家的婢女名潘湘雁, 自梳女,生性聪明、好学、平时练得一手制糕点的好手艺;她采用绿豆粉、用糖腌制过肥猪肉片,精心制作绿豆夹肉饼,敬奉给老夫人,饼入口甘香松化,嚼之,肥 而不腻,有杏香,贺寿者共食,赞声不绝。后来,食者提笔写了一幅字:“齿颊留香”。从此,绿豆饼便出了名,并改名为“杏仁饼”。

coris(2015-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