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博大精湛的茶文化中,客家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其以古朴见奇趣,以保健见奇效,自古闻名遐迩,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河婆擂茶是具有客家特色的传统食品。先把茶叶、花生、芝麻等放在擂缸里擂成酱,加少许食盐(亦可加糖),后将沸水冲进缸里, 即成擂茶。
食擂茶,是把擂茶舀进大米饭里,混成粥状,加上虾米、花生、 葱、韭菜、大蒜、萝卜干等炒熟配料。配料可按各自口味选择,少则三、五种,多则二十余种。还有一种是用擂茶泡“甫米”,叫“甫米茶”。正月初七,习惯用七种蔬菜泡擂茶,叫“七样菜茶”;元宵那天,习惯用十五样蔬菜泡擂茶,叫“十五样菜茶”。擂茶芳香可口,风味独特,能增进食欲,提神醒脑,可作正餐,也可作点心敬客。
一场擂茶席,就是一幅淳朴的风俗书。一张张桌子排开来,男女老少团团围中。这边客人喝着茶,说今论古,谈笑风生;那边女主人手持擂杖,在擂钵内有节奏地旋转擂动,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似鸾凤和鸣,构成一幅立体的民俗风情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